大明光复六年底,在大明和德川幕府来回数次磋商。
在德川幕府退步,允许大明可以联合参与到对石见银山的开发过程中之后,大明这边也是同意了接手灵元天皇这个大麻烦。
当然,这个大麻烦仅仅只是对德川幕府来说的。
朱宏煜可并不在意。
他可不介意自己的亡国之君天团成员里再加上一个小矮子。
其实对大明来说,接手灵元天皇全家,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首先便是德川幕府退让,允许大明参与对石见银山的联合开发。
这个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大明的工商不断发展,正是需要大量的金银流入来刺激经济发展,防止“钱荒”出现的时候。
虽然有东西方贸易吸血,甚至大明自己都在着手准备开发新大陆的旧金山,以及南方的澳洲大陆上的金矿。
但多一个石见银山,那也是大好事。
石见银山巅峰时期的产量,可是每年能产出世界白银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的。
这个规模已经是相当的可观了。
当然了,德川幕府作出的让步仅仅只是允许大明对石见银山进行投资,大家联合开发,而没有割让石见银山的意思。
石见银山对日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没有石见银山,日本光靠人口贸易和出口劳工,根本无力向大明购买那么多的军火和初级工业产品。
而所谓的联合开发,说白了也就是大明提供资金和技术,德川幕府和毛利氏提供人力和矿山,三方均分利润。
至于说怎么让毛利氏同意大明入场瓜分银山的利益……
嗯……怎么说呢,这不是大明该考虑的问题。
德川幕府会搞定的!
虽然石见银山被毛利氏所掌握,但毛利氏不也照样得臣服于德川幕府吗?
石见银山每年那么大的产量,那么大的利润,光凭一个毛利氏是吃不下的。
德川幕府吃到的才是真正的大头。
如果毛利氏不懂得退步和分钱,光是一个“怀璧其罪”就足以让毛利氏覆灭了。
全世界每年三分之一的白银产量,可不是一个小小的毛利氏能够保得住的。
说实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次大明的入场,对毛利氏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是常识。
最起码,在大明入场之后,毛利氏再也不用担心再被德川幕府挤压生存空间了……
嗯,大明入场之后,就该德川幕府和毛利氏抱团取暖了。
对大明来说,接手灵元天皇除去石见银山的利益之外,就是灵元天皇本身了。
大明控制了灵元天皇,那便相当于多了一个影响日本局势,控制德川幕府的棋子。
还是一枚重要棋子!
如果哪天德川幕府不听话了,大明是可以扶持天皇复辟的。
比如说明军可以打着天皇复辟的旗号,直接登陆日本本土……
到时候,德川幕府上下皆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朱宏煜当然不介意接手灵元天皇了。
在双方敲定此事之后,德川家庆也是派人将灵元天皇向着大明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