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汽笛刺破寒风长鸣时,陈军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雪原,心里头说不清是盼是念。
第89章特别的姑娘
这一去京城,本没什么能让他心起波澜,可唯独那位早已变得陌生的母亲,该如何面对,他一时半会儿确实没想好。
这些年,母子俩倒也通着信。
信里偶尔会提些家里的境况,字里行间却总隔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像结了层薄冰,敲不碎,也融不开。
只是当年在炕桌上,堂舅那句“五年之内一定接你进城”的承诺,却像被深冬的风雪埋了似的,再也没从信里冒过头。
信纸泛黄了一沓又一沓,那句话始终沉在最底下,没再被提起过——最起码,在母亲的信里从未出现。
倒是外公,总在信里念叨,说自己好好表现,争取立功,早一天能给陈军争取有进城的机会。
要说陈军进京最想见的,大约就是这位老人了。
不过也只是见见而已。
别的,他不做任何奢望。
三年了啊!
当年自己人小,被困在山里出不去。可他们呢?
火车哐当哐当地碾过铁轨,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把雪原染成了一片沉沉的灰蓝。
“不知道能不能见到干爷说的那位‘有旧’的长辈。”
心里掠过这个念头时,陈军忽然觉得,似乎只有这件事能让自己提起点精神。
至于其他的,他是真没什么稀罕的——旁人眼里趋之若鹜的城市生活,在两世为人的他看来,实在算不得什么。
正当他沉在思绪里,一道清秀的女声在耳边响起:
“你好。”
“你好。”
陈军抬眼点头应道。
说话的姑娘很是特别。
虽是女儿家,面容却透着股清俊逸气,眉眼间干干净净,若用两个字形容,便是“出尘”。
这气质落在拥挤的车厢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让人移不开眼。
虽然穿的是蓝色普通布衣,头发高高盘起,并不是编的辫子。
如果要是换上道袍的话,活脱脱一个俊秀灵动的道童样子。
这感觉让陈军视线一直停留在她的身上。
“我要去上铺,可能要麻烦你了。”她微微欠身,声音轻缓,带着点歉意。
“好,正好我打算出去透透气。”
陈军说着便起身,给对方腾开位置。
他坐的是卧铺,这车票还是夏明费了不少劲才弄到的。
要知道,这年代的卧铺票金贵得很,可不是谁想坐就能坐上的,得有介绍信,还得凑着运气,寻常人就算攥着钱,也未必能买到一张。
那女子目光落在陈军身上时,并未显露半分刻意,只像是不经意间掠过。
眼帘微垂时,长睫在眼下投出一小片浅影,遮住了眸底一闪而过的探究。
她指尖轻搭在帆布包的带子上,指节纤细却不显得羸弱,随着陈军起身的动作,那搭着带子的手指几不可察地蜷了蜷。
直到陈军的背影消失在过道尽头,她才缓缓抬眼,眸光清凌凌的,像浸在溪水里的玉石。
“好雄厚的气血啊!”
方才那抹若有若无的疏离淡了些,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眉峰极轻地挑了挑,快得如同风吹过水面的涟漪,随即又平复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