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密语,前半句是告诉我后方经济运转和格物研发一切顺利,后半句…则是她夹带的私语。
“琴瑟和鸣”,自然也捎带了远在幽谷中那位才女的心意。
几乎是同时,另一名亲卫递上了一个小巧的锦囊。
我打开一看,里面并非书信,而是一张折叠整齐的素笺,
上面用娟秀的簪花小楷,誊抄着一首我从未见过的琴曲残谱,
曲名模糊,似是“凤求凰”的变奏,却又别有幽怨与期盼之意。
落款处,只有一个淡淡的“琰”字印记。
我将锦囊和素笺小心地收入怀中,贴身放好。
蔡琰的才情与心意,糜贞的坚韧与付出,还有…玄镜台之首,暗夜女王,默默等待的貂蝉…
她们是我在这乱世中最坚实的后盾,也是我心中最柔软的牵挂。
“主公,”徐庶的声音将我从短暂的思绪中拉回,“时辰已到。留守诸事,皆已安排妥当。”
我点点头,看向这位追随我最久、也最得我信任的首席谋士。
此次行动,他将与我同行,出任军师角色,同时统筹荆南的秘密据点,负责情报汇总、物资调度,
并与留守的石秀部属保持联系,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变故。
责任之重,既要亲临前线,又要统筹后方。
“元直,后方就拜托你了。”
我郑重地说道,
“若有不决之事,可相机决断。记住,隐蔽自身,保存实力,是第一要务。”
“主公放心,”
徐庶躬身一揖,眼神坚定,
“庶必殚精竭虑,为主公出谋划策,同时守好后方基业,主公定能龙兴汉中,定鼎一方!”
无需再多言语。
我们之间的信任,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君臣。
我深吸一口气,山间微冷的夜风拂过面颊,带着草木的清新和泥土的气息。
抬头望去,星光黯淡,前方的群山如同匍匐的巨兽,漆黑一片,沉默地横亘在我们面前,仿佛要吞噬一切。
那里,就是通往汉中的道路。
一条充满了未知、艰险、甚至可能是死亡的道路。
我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了最初。
光和七年,颍川阳翟,那个被雷电击中的雨夜,混沌的意识在一个陌生的躯壳中醒来…
黄巾之乱,洛阳风云,虎牢关下,长安城头…一路走来,步步惊心,如履薄冰。
我曾借助那些模糊的历史碎片和超越时代的知识,在夹缝中求存,在乱世中积蓄力量。
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寒门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