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沉吟片刻,似乎在斟酌言辞,既要满足我的好奇心,又不能泄露核心机密。
他缓缓说道:“子明先生客气了。我江东立足,全赖长江天险与这支水师。
自先主(孙策)奠基,至如今主公(孙权)励精图治,水师规模日渐壮大,战船种类亦不断改进。
主力战船有艨艟、斗舰,亦有走舸、赤马等轻便快船,以适应江上不同作战需求。”
“艨艟、斗舰……”我低声重复着,脑海中浮现出相关的知识。
艨艟体型狭长,外覆生牛皮以防火攻,主要用于冲击敌阵;
斗舰体型高大,设有楼橹、战格,如同水上堡垒,便于士兵居高临下射击和接舷作战。
这些都是这个时代水战的主力舰种。
“想必贵军在船只建造与运用上,定有独到之处。”
鲁肃微微颔首:
“公瑾治军极严,于战船保养、士卒训练,皆有严苛规章。
尤其注重各船之间的协同配合,以及对江流水文的熟悉运用。
所谓‘习流知水’,乃我江东水师将士的基本功课。”
“协同配合,习流知水……”我默默记下这几个关键词。
协同配合意味着良好的指挥体系和训练水平,而熟悉水文则是在长江这种复杂水域作战的关键优势。
看来周瑜确实是个内行,抓住了水军建设的核心。
“听闻公瑾都督麾下,有一支精锐,号称‘锦帆卫’,不知……”
我话未说完,便适时打住,露出一副好奇又不敢深问的表情。
鲁肃眼中精光一闪,随即又恢复了温和:
“呵呵,子明先生消息灵通。
‘锦帆卫’确是我军精锐中的精锐,乃都督亲手调教,多由擅长水性、武艺高强的勇士组成,装备精良,行动迅捷,常担负突袭、侦察、护卫等特殊任务。
不过,其具体编制与行动,乃军中机密,肃亦不甚了了。”
他回答得滴水不漏,既承认了锦帆卫的存在和重要性,又巧妙地回避了核心信息。
我微笑着点头:“原来如此,是昭冒昧了。”
心中却暗忖:锦帆卫,听起来像是后世的特种部队或海军陆战队雏形。
这支力量,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很可能会扮演奇兵的角色。玄镜台需要重点关注。
马车渐渐驶离了柴桑城的繁华区域,周遭的景象也随之变得肃杀起来。
道路两旁的巡逻兵士明显增多,甲胄鲜明,目光警惕。不时有快马信使擦身而过,卷起一阵烟尘。
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无形的紧张气息。
越靠近江边,这种感觉越是强烈。
远远地,已经能听到隐约传来的操练号子声,以及江水拍岸的涛声。
道路开始变得泥泞,车轮碾过,留下深深的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