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哲所在的战防炮连一直跟着团部作战,跟着团部四处出击,不过他们能够乘坐汽车,陈哲和汽车连的上尉要了点汽油,把两个汽油桶装满了,王伟驾驶着摩托车拉着水陆两用船跟着汽车连。
白天他带领着连里的士兵们配合作战,晚上不停地挖掘战壕,趁着没有战事,他让士兵们对碉堡防御战术进行反复训练。
然而,让他感到颇为无奈的是,他们连队竟然连一挺捷克造轻机枪都未曾配备。
那
200
大洋奖励,他只发放了其中的
40
块给另外四人,其余大部分资金仍留在自己手中。
这并非是他吝啬,实在是连队的经费太过匮乏。
那些有限的武器资源,如花机关、驳壳枪以及为数不多的步枪等,都优先分配给了一排和二排。
整个连队总共仅有区区
15
颗手榴弹,而且弹药储备严重不足。
面对这样的困境,如果能有充足的弹药补给,陈哲恨不得立刻率领部下冲上战场奋勇杀敌。
就在
25
日这天,由于前方战事愈发紧张,炮兵营的其他三个炮连奉命紧急调往前方给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他们迅速投入战斗,操纵着
6
门威力强大的
75
步兵榴弹炮,向着日军阵地发起猛烈炮击。
与此同时,团部的独立炮连也被部署到了第一线,他们携带了
6
挺厄利孔
20
毫米机关炮严阵以待。
而陈哲所带领的战防炮连,则被安排在了第二道防线之上,等待敌人的坦克部队,随时准备支援前线部队的作战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