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带着超市穿古代,GDP被我卷疯了 > 第374章 干旱来临(第2页)

第374章 干旱来临(第2页)

“这老天爷再不多下点雨,地里的秧苗可就长不好了呀!”

“是啊,现在还好说,我们还能引水浇灌,这要是入了夏还这样,可要废了老命了!”

“现在改种马铃薯不知道还赶不赶得上了?”

“这要是种马铃薯了,那我们这地不是白忙活了吗?伺候这水稻田容易吗?”

“……”

田荞在过年的时候已经找曹大人商议好了,所以一开年他们便到处张贴告示,规劝农民今年改种马铃薯。

为了更有说服力,他们还命衙役敲锣打鼓地将北辽那边的干旱传闻在城里进行了传播。

如此做是为了让更多人放弃水稻,因为在干旱年程里,马铃薯的优势十分明显。

首先,马铃薯的“低耗水”优势远超水稻;

其次,马铃薯更耐“干旱贫瘠”,水稻依赖“肥沃水田”;

最后:马铃薯“短周期”更适配干旱的“不确定性”。

奈何相信的人不多,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个传闻没有根据,还有人怀疑衙门做这事是另有所图。

而马铃薯的热潮经历了去年一年之后便消退了。

去年大魏种植马铃薯的不少,虽然这东西能饱腹,但卖不上价,且有钱人家也不喜吃这个。

所以有土地的农民还是想要选择种植水稻。

对此田荞也是爱莫能助。

又过了两个月,进入夏季,干旱持续。

多地开始出现不好的征兆,因为缺少雨水滋润,好些地方的水稻直接枯死了。

楚州城因为相对水资源丰富,哪怕降雨减少,依靠河流湖泊的储水,引水浇灌,还能养活,但比往年肯定要多费不少劲。

田荞去田里的时候能听到的抱怨声更多了。

但此时不管是南魏还是北辽,局面都还算稳定,因为大家的手里都还有去年的存粮。

真正考验人的时候是秋收过后,旧的粮食吃完,新的粮食收不上来的时候。

果不其然,入秋后,危机便逐渐显露了。

田荞他们身在楚州,消息却不闭塞,能时不时地收到来自各地的消息。

一些贫苦干旱的地方,已经开始出现饥荒,贫苦农民流离失所。

入冬之后,楚州城附近时不时地会出现一些难民。

对于这些人的去留,楚州城的选择和其他城市稍有不同,楚州城会接纳难民,并给他们提供工作。

男的会被分配去从军、种田、搬运、建造、挖淤泥等等。

女人和稍大一点的孩子则负责从事手工业。

楚州城不提供任何免费吃住,只提供工作,工作所得可以在城内换到一切所需的生活基本物资。

但这些工作对比他们曾经吃的苦来说,当真不算辛苦。

更重要的是,对于已经走投无路的难民来说,楚州城给的不是工作,而是活下去的机会。

从入城这一刻开始,他们便成了楚州城忠诚的战士。

为了这能吃饱穿暖的生活,他们能够豁出性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