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不是该推行纸币了?”米小粒问道。
墨心师叔还是摇了摇头:“直接推广纸币风险太大了!我怕百姓们接受不了。”
“那要不折中一下,我们发行一点代金券怎么样?”
“代金券?”
“咱最近不是又产棉布又炼铁么?可以发行专门的布券和铁券嘛!一开始先当福利发给大家,我估计慢慢地流通起来了!”
墨心师叔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过了好久,她才缓缓地开口问道:“你有什么防伪的办法吗?”
“无怪乎精美的花纹,再加上暗花跟水印啥的。”米小粒回忆了一下纸币的样子,“对了,这玩意儿得结实,还得能防水才行。”
墨心师叔嗤之以鼻——
“照你这么弄,那玩意的成本就比铜钱还高了!我有那工夫还不如多铸点铜钱呢!”
米小粒顿时无语了。事实证明,社会生产力的落后,并不是他用一个两个发明能改变的。
……
最终布券跟铁券还是做出来了,用的是最简单的防伪办法——编号。
每一张券的流通都做好登记,随时可追溯就是了。
再加上,这些券上不止有女帝专门的印章,而且还有墨心师叔的亲笔签名。
之所以让她签字,主要是她可以让机关人来干这个活,不至于签字签得手发酸。
再有就是,盖章用的印泥跟签字用的墨,都是米小粒他们从异界拿回来的材料做成的,会保留一些灵力波动,也算是防伪手段之一了。
果然如米小粒所料,因为这些券都能明确对应价值的商品,所以很快它们就成了通行货币的一种——
事情当然是循序渐进的。一开始这些券的发行对象主要是公职人员,而且是以各种奖励的名义发下去的,所以只是在公职人员跟布行铁行之间流通,并没有出现在普通市场上。
不过既然“当官的”在用,民间很快就有人知道了些东西。因为上面有陛下的印章跟丞相的签字,似乎颇为“稀有”。于是很快就有人以收藏的名义收购了一些。
从这时候起,这些券就逐渐流向民间了。当然了它还没有变成钱,而更像是某种工艺品。
直到后来,有个标志性事件出现了——有人拿着券去酒行里换酒喝。
至于是那个没出息的客卿就不提了,据说他还专门在那张券上加盖了自己的客卿印章。
说实话酒行本来想直接送某客卿一坛酒来着,结果他不答应,硬是把那张券给了人家。
然后这件事被某“好事者”以逸闻趣事写进了报纸里,瞬间就成为了街头巷尾的谈资。
与此同时,布铁之券换酒的事就算是彻底变成了民间共识。
就在这时,墨心师叔又十分及时地投放了一大批券出去,尤其是新封城那边,直接就拿它们抵了所有人一个月的工资。
从这天起,布券铁券就正式成为了通行货币。
当然了,某客卿想要拿它换酒的话,盖章这件事还是免不了的,这已经成了所有酒行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