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65年。
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了。
而农户手里面却没有了富裕的物资。
因为大锅饭出现了。
当然也有一部分铤而走险,或者说真是被逼的,没办法啦。
才回来城里卖点土特产。
刘洪昌甚至还看到几个人正在交易粮票。
粮票分为全国粮票跟地方粮票。
全国粮票里面有油票,而地方粮票没有。
关键的一点就是全国粮票,你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用。
而地方粮票,只限在本地使用。
有些人要去出差或者说去探亲,必须就得用到全国粮票。
也就产生粮票交易。
不过这毕竟是小的,更多的还是用细粮来换粗粮的。
一斤细粮可以换五斤粗粮。
尤其是像三大爷阎阜贵儿这样的家庭,不把的来的细粮换成粗粮。
一家人根本就活不下去。
像秦淮茹这样的家庭。
几天不吃白面馒头,就觉得窝窝头剌嗓子。
也得经常来换粮食。
就是不知道是谁在替秦淮茹在换粮食。
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刘国梁吃窝窝头剌嗓子,只能吃白面馒头。
“老哥,你这儿的白面怎么换?”
“五斤,不还价。”
“这样吧,我用西瓜跟你换行不行?”
“你是不是有病?我要你的西瓜干什么?”
刘洪昌出事未捷身先死。
虽然西瓜是个稀罕物什,但是普通人家吃它没用。
刘洪昌只能接着往下走。
没想到还真有卖稻谷的。
“大爷,您这稻谷怎么没脱皮?”
刘洪昌抓了一把稻谷,忍不住吐糟道?
“小伙子一看你就没挨过饿。
这谷子皮也是能吃的。”
大爷道:“我这不是想着能让你们多吃一点儿吗?”
“大爷,您这算盘可是打错了,能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