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卓民开口提出省公安厅的判断。
杨东笑着开口道:“二叔,如果肇事司机知道内情,绝对不会买鲜花放在车里面。”
“明显他买花是为了送给老婆,上面贺卡还写着老婆我错了,这样一个举动就说明他不知情。”
“我们只需要找到卖鲜花的花店,或许就可以知道他是谁,就能借此机会找到他的家人。”
“这是第一个怀疑点!”
“第二点,刹车线为什么要人为剪开?如果他是知情人,是不是多此一举?”
“或许情况是,信号灯恢复供电之后,刚好遇到市纪委的车辆直行,肇事司机本想刹车礼让,结果发现刹车失灵。”
“在这种情况,人不仅喝了酒,又处于如此突然的情况,司机可能操作失误,导致车辆加速最终发生车祸,这也符合为什么货车突然加速的原因。”
姜卓民紧皱眉头说道:“纵然你说的有道理,但毕竟只是猜测,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
“我们省厅的意见很明确,倾向于肇事司机知情,他为什么他要喝酒?因为酒壮怂人胆,也为了麻痹自己,至于鲜花,也许是送花被拒绝,心生愤怒而喝酒。”
“第二,如果他不知情,为什么手机不在车里?他要是不知情似乎没必要扔掉手机吧?可他这么做,很明显是怕别人查到他。”
“第三,刹车被剪开,可能是背后的人想以绝后患,车祸更彻底一些,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姜卓民自然也有好几个理由,回怼杨东。
两个人都是为了破案,不是为了意气之争。
杨东听着姜卓民的话之后,也不跟姜卓民继续争竞。
因为自己目前缺少足够的直接证据链作为依托。
省公安厅目前的推理是基于证据,所以这么想是合理的。
“所以我需要进一步的找证据,找新线索。”
杨东开口,朝着姜卓民示意。
“你们扫黑组可以跟着我们省厅的同志,一起去到事故现场找证据。”
“但我可以告诉你,事故现场已经被清理掉了,基本上没有什么新证据。”
“还有,货车途中停车的路边,我们也找了,也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情况。”
“红路灯的断电问题,我们问过市交管局,原因是线路松动。”
姜卓民这几句话就是告诉杨东,所有该找到的证据,他们省厅都已经找到了。
没有找到的证据,去几次都没用。
一共屁大的地方,怎么可能有遗漏的证据?
为了搜证,他们省厅甚至带了两条警犬。
人的鼻子不灵敏,难道警犬的鼻子也不好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