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张绣退兵后,那种紧张感却被恨意取代。
不止王允,其实柳刃也对张绣不满。
宛城紧挨着洛阳和长安,而张绣却听从淮南朝廷的号令,起兵突袭长安,若非有李儒这个暗探,怕真是要让张绣得逞!
柳刃怎么可能不愤怒。
那要攻打宛城吗?
显然不能!
自从董卓被吕布用方天画戟攮死后,柳刃便靠着刘辩之父的身份,登上了太上皇这个宝座,然朝廷初定,各地闹灾,无有余粮。
而攻打宛城,损耗极大。
此时出兵,绝非良时。
在柳刃看来,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稳住。
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才是正道。
曹操显然是与柳刃想到一起:“太上皇,张绣不过冢中枯骨,因此不必着急攻打宛城。”
“如今应该安定百姓,屯兵屯粮,待来年……百姓缴纳税粮,再攻打宛城也不迟。”
就连一直跟在柳刃身后的郑玄,也站出来肯定曹操的意见。
王允等人一番讨论后,也都渐渐按捺住了攻打宛城的情绪。
柳刃脚步慢了一些,不着急给出自已的答案,而是转头看向刘辩:“辩儿,说说你的想法吧。”
刘辩抬眸看向柳刃。
眼底划过一抹惊喜。
“父亲您拿主意便可,孩儿都听您的……”
“听我的?”柳刃的声音顿时严厉起来,“你才是大汉天子,遇到事情,要在深思熟虑后给出自已的想法,岂能事事都听我的?”
柳刃厉声教训刘辩。
当即把身后的百官震的浑身一颤。
然而反应过来后,他们的心里便都是一阵欣喜。
“太上皇果然是与董卓那贼人不同啊。”
“大权在握,却不以势欺压天子,不总览朝政,如此品性,真乃我大汉之福啊!”
“哼,若是那董卓有太上皇万分之一,我等也不会想方设法的除掉他,如今想想,仍是气人也!”
“……”
郑玄侧耳听着大臣们议论纷纷,嘴角忍不住的上扬。
果然啊,跟没错人!
曹操也是一脸敬佩的看着柳刃,换位思考一下,若他是太上皇,能否做到柳刃这般呢?
显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