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肯定的话,沈如云有底了。
无主的地,那就无权把他们赶走了。
等以后赚了钱,跑一趟镇里,花点钱把这地买下不就得了?
“知道了。”心里筹划好了,她却没有表现出兴奋的模样,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一抬头,发现家里的兄弟都还在这里坐着。
她疑惑地歪过头,直截了当地问:“怎么了,没有了家就都没有事情干了?地里的田里的事情忙活好了?就算咱们现在没有村里的屋子,不是还有几块地?不用忙活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沈大山第一个站起来,“云儿说得对,我去地里看看情况。”
一边还叫上了沈长夏一起。
沈长春自觉地站起,“既然要搭屋子的话,木头肯定要不少,我去砍点木头,这灶子里烧火也要柴火。”
沈如云寻思了片刻,“行,大哥先去砍柴。”
随后她吩咐沈长秋和沈长冬,“你们两个去把那边的黄泥都给挑回来,咱要做土砖。”
她和胡慧娟就去不远处的溪水里挑水。
把溪水挑回来,黄泥已经挑了不少回来,就堆在空白的地方,和坟头似的。
林萍在一旁用沈如云教的法子将木头做成合适的方框,也就是垒土砖的模具。
她如今已是四十高龄,但从小做惯了活计,手脚灵活,脑袋也机灵,沈如云说过一次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且做得极好。
沈如云则是在一旁,和胡慧娟拿着铁锹将水泥混合一起,搅到泥土均匀、细腻且具有一定的粘性,再重复步骤。
目的就是让泥土达到最合适的状态。
这一步通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好在不是难以完成。
又庆幸天气好,不到早上九点的时间,太阳就已经爬了出来。
很快,泥土装到了做好的木模具里,再用榔头敲击模具内的泥土,让它更加紧实。
到中午的时候,地上已经排列了不下五十块的黄泥块。
沈大山回来休息了一会儿,接着也开始帮忙做方框模具,沈长夏跟着一起挑泥,沈长冬就回来帮着搅泥。
胡慧娟在饭点就去煮饭了。
干着活,没有人松懈,连多说一句话的时间都没有。
到饭点,每个人都如狼似虎,吃得和猪似的。
吃完没一会儿又继续忙活。
到了晚上,地上已经堆积得密密麻麻的土砖块。
沈如云洗漱完后开始回顾一整天的辛苦劳累,满意地连连颔首。
就靠这速度下去,不用几天,土砖有了,墙壁也会有了。
出乎意料的是,这家里的人一个个看似对她不满,却又个个听话得和小狗似的。
不错。
回顾总结完一天辛苦,沈如云又招呼大家伙入睡。
忙活了一整天,确实疲惫,几乎是沾着枕头就睡。
到半夜,沈如云还是爬起来去处理田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