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行险招,只可一次。”
“彼时蛮夷也想不到尉渊如此泯灭人性,后方还留了一位嫡皇子摘桃子揽功劳,有了前车之鉴,北莽岂会再行愚蠢之举?”
“有檄文有战书,北莽意志坚决!”
太上皇冷视着严阁老。
紫袍诸公各个都觉得这个提议极为荒谬。
廷议大殿一阵死寂。
严阁老心平气和道:
“陛下,你是戎马一生的帝王。”
“要想守住,等到九边大军,最重要的是什么?”
太上皇厉叱道:
“士气!”
“陛下英明!”
严阁老作揖躬身。
他还未开口,诸公脸色微变。
大家久居庙堂心思敏锐,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
严阁老不紧不慢地说:
“昔日孤身劫营之举,贾镇抚使在北凉威望鼎盛,边荒需要一尊稳定人心的擎天柱,贾镇抚使再合适不过。”
“有他在,士气大振,边军凝聚力强悍,应能誓死据守!”
“况且贾镇抚使只是挂名做泥塑,一切战略部署皆由张玄基制定。”
“最重要的是,北莽檄文已至朝堂,天下都会知道战事因贾镇抚使而起,他理应竭尽全力,捍卫北凉疆土!”
话音落罢,鸦雀无声。
太上皇脸色变幻不定。
景德帝思索片刻,见无人驳斥,寒声道:
“拟定圣旨下达麒麟房,以朝廷名义发两道金牌,让贾镇抚使督管北凉士卒,大乾疆土不容有失!”
内阁诸公面面相觑,终于出声附和。
正如严阁老所说,士气至关重要!
一身紫蟒的徐静春垂头立在角落,内心一阵悲凉。
造化弄人!
贾镇抚使行事谨慎,一路走来没有留下把柄,可厄运突然降临。
只要没守住就是滔天大罪!
怎么守?
甚至一场小规模战败,上呈庙堂都是失土之罪。
毋庸置疑,江指挥使会趁机发难,陛下肯定是默许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