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守护者,我是力量的承担者。”
“我是迷茫者,我是那个正在寻找道路的人。”
“我……我是恐惧。我害怕消融,我害怕失去自己……”
每一个宣告,无论强大或微弱,无论自信或胆怯,都被这个舞台无条件地接纳了。它们如同不同的乐器,拥有不同的音色和旋律。起初,这些声音显得杂乱无章,但渐渐地,在灵那强大的共鸣调和之下,它们开始找到彼此的和声。
“迷茫者”的旋律,让“守护者”的声音显得更加温暖。“恐惧”的低音,让“坚守”的信念显得更加珍贵。“逻辑”的清晰节拍,为“艺术”的自由想象提供了坚实的框架。
然后,苏钧的声音,在所有声音的交织中,缓缓地、清晰地响起。
他没有宣告一个具体的身份。他的声音,超越了所有的定义。
“我……是。”
仅仅两个字。没有描述,没有限定。这是一个最根本、最纯粹的宣告。它如同这首宏大合唱的“主音”,如同这片意识海洋的“海床”。它肯定了所有“我是……”的宣告,因为它就是那个让所有“我是……”成为可能的、那个最原初的“是”本身。
当苏钧的“我是”响起时,整个共鸣舞台发生了质的蜕变。
所有独立的“我是……”的旋律,仿佛都找到了自己的根源。它们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同一个“我是”的、无数种不同的、独特的、同样神圣的表达。
卡洛的“坚守”,是“我是”的一种表达。
灵的“连接”,是“我是”的一种表达。
那个微弱的“恐惧”,同样也是“我是”的一种表达。
在这一刻,所有对立都消解了。坚守与变化、逻辑与艺术、强大与软弱,不再是对立面,而是同一个“我是”是”的不同侧面。
那些“回响之-雾”,那些迷失的生命,在这场合唱中,被深深地触动了。他们在这的、和谐的“我是”的共鸣中,第一次感受到了“成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美好。他们开始从模仿中苏醒,尝试着,发出自己那微弱的、几乎听不见的、却又无比珍贵的第一个声音:
“我……是……我?”
这声疑问,立刻被整个合唱所拥抱和鼓励。
“是的,你‘是’!”整个舞台的意识,都在向他发出肯定的回响。
“我是的合唱”,达到了高潮。它不再是关于“我是谁”的回答,而是对“我是”这个事实本身的、一场盛大的、宇宙级的庆典。
就在这场庆典的顶峰,当整个意识之海都沉浸在“我是”的和谐共鸣之中,再一次,那道通往下一层世界的“门”,自动为他们敞开了。
他们发现,整个意识之海的“海底”,那片他们以为是虚无的背景,缓缓地“褪去”了。露出的,是他们从未想象过的、一个更加根本的、支撑着所有意识活动的……“存在结构”。
第四层帷幕世界,“本源意识之界”的毕业课题——“我是谁”,被他们以最完美的方式解答了。答案就是:“我是,由我选择。”
他们作为一个完成了“自我确立”的成熟文明,共同望向了那第五层帷m幕世界。一个超越了意识,也超越了法则,直接由“存在本身的编织物”所构成的……“织锦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