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天的角逐,第一批瓷器和肥料,被一个崔家的豪商买走。
代价则是三十船粮食。
一些瓷器和十几船的肥料,竟然换了三十船粮食。
李平安知道了肯定会相当高兴。
贺循一想到,自己可以帮着李平安养活更多的百姓,嘴角都忍不住翘了起来。
翌日,贺循离开了苏州,前往新的城市。
在这座新的城市里,他将会再次卖出一部分瓷器和肥料。
贺循在大康各地筹措粮草,而远在千山万水的七里堡,比武大会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因为是比武的形式,主要是负重奔跑,短跑,军阵队列之类的内容,选拔速度非常快。
不过弓箭手比较射箭,却有些耗费时间。
不过李平安设置的奖励实在是太有肉了,几乎绝大多数的工人都参加了,用时足足半个月,才决定出了排名。
今日乃是决战之日,各个作坊的工人,经过了好一番拼杀,才决出最终的排名。
李平安自然不会食言,当场兑现承诺,为获奖者颁发奖励。
并且宣布明年春天还将再举办一次比武大会,鼓励手下人继续努力。
在金钱、土地、粮食的刺激下,不用李平安鼓励,很多工人都主动开始练习。
这就是李平安想要的效果。
随后的一段时间,李平安又开始走访百姓,了解当地的百姓安置情况,闲暇时光,便参与一些实验工作。
这天,李平安正在跟老墨交谈实验心得,魏尚在旁边儿看的津津有味。
手里捧着老太太做的美味,时不时的还砸吧砸吧嘴。
“三叔,孙香草找您。”
“孙香草?”
李平安微微皱眉。
孙香草一直投身于情报工作,最近一直没有在七里堡,她的神出鬼没,让李平安都不知道她在哪儿。
现在突然回来,肯定是有大事。
果然,对方一见到李平安,就飞快的说道,“大都督,大事不好了,最近京城有流言蜚语,说寇相有意拥兵自重,所以才迟迟不肯进攻南诏。”
“谣言还说,您是他的马前卒,会跟寇相一起割据。”
“胡说,我三叔行得正,坐得端,寇相也是仁义之人,怎么会行拥兵自重之事?”
李平安还没说什么,李鹏先忍不住替他打抱不平,“三叔,这种坏人都该杀,这个时候,寇相的谣言,怎么能随便传。”
“傻孩子,现在说这些没有什么用处了,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这谣言一旦出来,就会形成莫大的压力,单靠解释是没有用的。”
李平安无奈说道。
他太知道,谣言的杀伤力了。
“有没有查出来,谣言最开始从哪儿传起来的?”
李平安问道。
“正在查,但是暂时还没头绪,好像一夜之间,很多地方都开始传了。”
孙香草答道。
“南诏和吐蕃那边,有什么反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