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 > 第611章 失败(第1页)

第611章 失败(第1页)

晨雾未散,皇城的钟声刚刚敲过五更,叶凌云便已穿戴整齐,站在了国公府的正厅里。

李婉清正在翻看昨日叶明带回来的东宫田庄收成册子,指尖轻轻点着那些数字,眉梢微扬:"亩产两石三斗……这比往年足足多了五成。"

叶凌云坐到一旁,手里端着茶盏,目光却落在叶明身上:"你表哥今天要在朝堂上提减赋的事?"

叶明点头:"嗯,表哥打算以这两处田庄为例,请舅舅准允明年全国减赋两成。"

叶凌云沉吟片刻,忽然笑了:"杨毅怕是要跳脚。"

"他跳不跳脚不重要。"李婉清合上册子,抬眸看向叶明,"重要的是,陛下会不会准。"

叶明知道母亲在担心什么。减赋虽是仁政,但国库空虚,若骤然减收两成,军饷、官员俸禄、水利工程……哪一项不是吞金的窟窿?

"儿子和表哥算过账。"叶明轻声道,"若按新法推行,亩产增三成,减赋两成后,实际入库反而比往年多出一成。"

叶凌云挑眉:"当真?"

"东宫田庄便是实证。"

李婉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忽然从袖中取出一封信:"你大哥昨夜送来的密信,北境今年秋旱,军粮吃紧。"

叶明展开信纸,叶秋的字迹力透纸背:"……若粮饷不继,恐军心不稳……"

他合上信纸,抬眸看向父母:"减赋之事,势在必行。"

金銮殿上,李云轩高坐龙椅,冕旒垂下的玉藻微微晃动,遮住了他深邃的目光。

李君泽手持象牙笏板,朗声道:"……东宫田庄二百顷,亩产两石三斗;国公府封地一百五十顷,亩产一石八斗。若按往年赋税,国库当入粮七万石,今虽减赋两成,实收却达八万石……"

他的声音清朗有力,回荡在殿中。世家官员们面面相觑,杨毅的脸色更是阴沉如水。

"荒谬!"户部尚书王全忍不住出列反驳,"田庄试验岂能与全国推行相提并论?若遇天灾虫害,减产几何?赋税短少,谁来担责?"

李君泽冷笑:"王大人是信不过孤的账目,还是信不过陛下的眼光?"

王全一噎,正要再辩,礼部尚书周延儒又跳了出来:"陛下!臣以为减赋事关重大,当徐徐图之。不若先选几处试行,若三年内无弊,再行推广。"

"三年?"叶凌云出列,声音不疾不徐,"北境将士等得了三年?江南水患后的灾民等得了三年?"

他从袖中取出一本册子,双手呈上:"臣请陛下御览。此乃东宫田庄与国公府庄子的详细账册,每一笔收成、每一文花费,皆记录在案。"

李云轩接过册子,指尖在纸页上轻轻摩挲。殿中一时寂静,只听得见书页翻动的沙沙声。

"杨爱卿。"皇帝忽然开口,"你以为如何?"

杨毅缓步出列,苍老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老臣以为……叶大人与太子殿下心系黎民,其志可嘉。然治国如烹小鲜,不可操之过急。"

随后朝堂就吵了起来,最后也没定下是不是要减赋税。

另一边的叶明蹲在田埂上,手指捻起一撮黑土,放在鼻尖闻了闻,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三少爷,您看这稻穗,沉甸甸的,老汉我种了一辈子地,没见过这么好的收成!"老农李伯粗糙的手掌小心翼翼地托着一束稻穗,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

叶明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李伯,这块试验田的产量比普通田高多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