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菲菲轻轻摩挲着尚且连接在汝瓷金蟾舌头上的宋元通宝的侧面,轻声道:“这上边,怎么会有花纹?”
一枚铜板,正面通常标注铜币铸造的朝代、年号,例如“某某通宝”
,“某某元宝”
。
背面,则有四种类型。
一为光背,就是上面什么图案都没有。
第二种则是星月纹,乃是一些星点或月牙形标记。
第三种,则是标明铜钱价值,例如“当十”
、“当百”
,制定这枚钱的换算比例。
最后一种,则是某些花纹或暗记,或许是古早的防伪标识,也可能是铸钱的工匠留下的特殊标记。
可无论哪一种铜钱,都只会在正面和背面下功夫,侧面从未有任何一款铜钱有什么标记。
我说道:“没准是铸造的时候,留下的刮痕吧。”
这也正常。
这枚钱是新铸的工艺品。
而且还和汝瓷金蟾的舌头接连在一起。
匠人工作时,侧面有所刮擦,很是常见。
甚至在古时候,有些人会故意将侧面的铜刮下来。
一枚铜钱刮下来一些,等积少成多,便用来私铸铜钱。
可谓是“钱生钱”
的一种歪门路数。
白菲菲却没认同我的观点。
她依旧在细细观察侧面的痕迹,最后不确定的喃喃道:“这好像是……一行字?”
“字?!”
我精神一震,立马起身,走到她身旁,和她细细观察起来。
确实。
这是一行字。
就在铜钱的侧面。
一枚铜钱,厚度就那么一丁点,他竟然在这上面留了字。
我心情激动起来。
白菲菲将铜币交给我,起身说:“我去拿强光手电。”
等她回来,我俩拿强光手电一照。
上面小如跳蚤的字,终于变得清晰。
清楚是清楚,可这也太小了。
于是她又拿来放大镜。
这下子,我们终于看清上面写的什么。
这是一笔落款,上面写着:“辛酉年,四月初二,金鸡报晓,敬城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