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杨贵妃最近对他可没有什么好印象,若是被她撞见,恐怕又会被骂一顿。
自从裴徽失踪之后,杨国忠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引起杨贵妃的不满,更可能影响到自己在宫廷中的地位。
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进宫,向杨贵妃郑重承诺,一定会竭尽全力安排人手,想尽一切办法找到裴徽。
杨贵妃对裴徽的失踪忧心忡忡,每次见到杨国忠,她都会迫不及待地询问是否有裴徽的消息。
然而,尽管杨国忠貌似已经竭尽全力,却始终未能找到裴徽的下落。
面对杨贵妃的质问,他只能无奈地摇头,心中暗自叫苦。
杨贵妃对杨国忠的“无能”和一些见不得人的心思感到无比愤怒,她的怒火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完全不顾及场合和他人的感受。
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后宫之中,甚至是在李隆基面前,她都会毫不留情地对杨国忠进行严厉的批判。
杨国忠对杨贵妃的指责感到十分委屈。
然而,面对杨贵妃的威严,他又不敢公然顶撞,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
为了避免再次被杨贵妃责骂,杨国忠开始有意无意地躲避着她。
他尽量减少与杨贵妃的接触,甚至连一些必要的场合也找借口推脱不去。
然而,杨贵妃似乎对他的行踪了如指掌,只要听说杨国忠来了,她便会立刻从梨园中走出来,主动找上门去。
杨国忠见状,心中暗骂一声,转身就想先避开。
就在他转身的瞬间,一阵惊天动地的鼓声突然从宫城墙那边传来。
这鼓声犹如雷霆万钧,震耳欲聋,穿透力极强,仿佛整个长安城都被这鼓声震撼。
这突如其来的鼓声让宫中的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他们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神色恐慌。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鼓声意味着什么——有外敌入侵或者是发生了重大的变故。
因为这鼓声曾经在安禄山于范阳举兵造反、消息传到长安城时响过一次,而在晋阳城被叛军攻陷时,也同样响过一次。
所以,当这鼓声再次响起时,身处梨园的杨国忠、李隆基、杨贵妃以及高力士等人的脸色都在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咚!咚!咚!”这阵鼓声一阵紧似一阵,犹如重锤一般狠狠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让人的心脏都随着这鼓声的节奏而剧烈跳动。
而且,这鼓声不仅越来越急促,更是越来越响亮,仿佛要将整个梨园都震塌一般。
“到底发生了何事?!”李隆基强作镇定,从梨园中缓缓走出,但他那微微发抖的右手,却如实地暴露了他此刻内心的惶恐与不安。
他的目光紧盯着鼓声传来之处,仿佛想要透一些事情。
就在众人惊疑不定之际,一名宦官如疾风般飞奔而来,他的身后紧跟着一名身背三根旗子的信使。
那名宦官跑得气喘吁吁,满脸惊恐,而那名信使则面色苍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
“圣人!启禀圣人……”那名负责接收宫外军情急事的宦官,一路狂奔至此,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显得格外急促和慌乱。
他的呼吸已经完全失控,每一次吸气都像是在与死神赛跑,而每一次呼气则像是被恶魔追赶。
他的额头上挂满了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他的衣领。
他的神色更是慌张到了极点,双眼瞪得浑圆,像是要从眼眶中蹦出来一般。
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却似乎怎么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这种极度的恐慌让他原本就紧张异常的气氛变得愈发凝重起来,宫中的宫女、太监、侍卫们,乃至杨国忠、杨贵妃等人,都不禁感到心慌意乱,难以自安。
“陛下!大事不好了……”宦官终于跑到了李隆基面前,他的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身体还在不停地颤抖着。
与他一同跪倒的,还有那名同样风尘仆仆、一脸疲惫的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