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孙策无视的话语,陈蒨只是笑了笑,他最大的优点之一便是识时务,要不然当初陈昌得势的时候,陈蒨怎么会如此低调,无论陈昌怎么样挑衅,陈蒨全当看不到,甚至连一次像样的反击都没有。
在外人看起来,陈蒨此举未免有些缩头乌龟的样子,但就是这般识时务,没有跟风头正盛的陈昌硬刚,这也让陈蒨成功夺得了储君的位置。
孙策武艺高强,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这件事情陈蒨心中也很清楚,陈蒨虽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但武艺跟孙策比起来可是真真正正的云泥之变。
既然如此,自己还是退下,让严成方或者是王君可来和孙策斗将吧。
临退去时,陈蒨还不忘挑衅般瞥了孙策一眼,这自然让孙策勃然大怒,但此时陈蒨已经拔马返回阵中,孙策也没什么办法。
当陈蒨回来后,他看向严成方和王君可道:“哪位将军愿为本太子拿下此人?”
严成方和王君可互相瞥了对方一眼,异口同声道:“末将愿往。”
两人都愿意去,而且武艺也是不相上下,但犹豫再三后,陈蒨最终还是决定让严成方出马。
首先是因为这两人虽然都是自己的心腹,但无论让谁出战,对方心里难免不免,而王君可早早跟随在自己身边,乃是真真正正的亲信,想必王君可不会因为这些小事而心有怨气。
而第二点还在于严成方刚投入自己麾下,自己当然要想方设法让严成方立下战功,好让他更加对自己忠心耿耿。
而且陈蒨也不是那不通武艺之人,正所谓锤棍之将,不可力敌,说的就是擅长使用锤和棍的武将,那都是以天生神力着称,毕竟这两种兵马无锋无尖,必须要用强大的气力才能够把这两样兵器的杀伤性放到最大。
所以就斗将来说,虽然陈蒨和王君可更加亲近,但光论战斗力来讲,恐怕还是严成方更胜一筹。
而严成方的对手乃是孙策,此人是吴国的皇子,有很大希望继任吴国大业,如果严成方可以击败,甚至于擒杀孙策,那这功劳可就太大了,而且还能够提振南陈军民士气,甚至可以以孙策为要挟,迫使吴国大军撤离。
所以在让严成方出阵后,陈蒨还不忘叮嘱了他两句,要他如果能够击败孙策,一定想方设法手下留情,保住孙策一条性命,将其生擒活捉的话,陈蒨就会保举他为此战头功。
陈蒨的承诺让严成方喜不自胜,他连忙对着陈蒨行礼道:“请殿下放宽心,区区孙策不过是易如反掌而已,末将这就去将他擒来献给殿下。”
“严将军还是要小心,那孙策能够闯出如此威名来,定然不是好对付的。”陈蒨叮嘱道。
这是南陈调兵遣将,准备摆开阵势和吴国打仗后的第一次斗将,虽然仅仅只是斗将,并不是战场厮杀,但也可以从中看出不少端倪,所以陈蒨当然不希望严成方因为轻敌而阴沟里翻船。
严成方得令后,策马朝着孙策而去。
而孙策当然不认识严成方,但他还是用枪尖遥指策马而来的严成方道:“来将通名。”
听着孙策的话,严成方冷笑道:“本将乃是侯安都将军麾下先锋官,吴国皇子孙策,那就拿你的命让本将更上一层楼。”
听到严成方这番狂妄的话,孙策也是笑了,虽然孙策贵为吴国皇子,但他十余岁便亲上战场杀敌,死在他手上的敌将可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