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朝臣各抒己见。
表达了自己治理东北地区的方法。
无所谓就是牧场、矿业这一类的建议,并且都制定了计划,选派探矿的队伍进入东北地区寻,找那里面的矿物。
还有就是培育适应那一块地区的牛羊的,对那里的牛羊品种进行改良。
这两个任务主要就是治粟内史以及少府为主导。
还有就是对当地的人民重新进行思想建设,决定使用3年到5年的时间,把他们变成真正的大秦人。
甚至这些人开始讨详细的计划,以及向那片地方迁徙大秦的人口。
太尉府的人也开始考虑派遣军队也就是守备军维持东北地区的安全。
说白了整个操作流程和处理大草原、北海以及罗荒野。
这些地方的方法几乎大同小异,只是条件更加优化了一些。
毕竟朝廷已经做过很多次这样的计划书了,这些朝臣们大多数都参与过,可以说处理这种事情已经行云流水。
等到这些朝臣们同心协力把这些总结的建议开始汇总的时候。
一直坐在高台上,沉默的秦风忍不住说道:“你们讨论的这么热烈,问题是……你们知道那一块地方具体是什么样子的吗?
众人听了之后也都是微微一愣。
秦风说道:“你们要和你处理某一个地区的事物,就要知道那一个地方会是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不适合你们制定的条件。”
秦风说着,人咸阳宫的内侍拿出了东北地区的地图。
然后指的是那个地图:“你们看见了没有,在这块地区的北边和西边就是罗荒野。
而东北这一区域有一个显着的特点,那就是有两条山脉。
这两条什么靠着北边这是鲜卑山脉,以及鲜卑山外面的这条山脉,咱们可以叫他外鲜卑山。
再向西一路蔓延就是乌桓山。
这条山脉挡住了罗荒野的寒冷,以至于罗荒野的寒冷的气流到了这一块地方之后就会减弱,
因为大山阻隔,冷热气流交会,这个地方会下满天的大雪。
但山林之中的大雪和罗荒野以及北部草原的大雪完全不一样。
因为这座山的存在,就会形成很多河流,这些河流会向东边流淌,汇入两山之间的平原。
东边的不咸山正好隔绝大海狂虐的台风,把恶略的风暴挡在东部。
也是因为大山的阻拦,这个地方也会形成很多河流。
这种特殊的环境,让这一块地区平原地带形成肥沃的土地。
你们知道肥沃的土地有多珍贵吗?在那里牧羊你们不觉得可惜吗?
现在可以确定是,咱们大秦所拥有的肥沃的土地并不多,一个是在江南。
那里有汉水东流形成一大片的平原。
那里是可以种植水稻,一年两熟。
岭南南部也有一条大江形成了冲积的大平原,现在正在开发中。
还有就是咱们渭水向东流去的大河,这条大河也冲击出了一个很大的平原。
那个平原就是中原,可以种植小麦、谷子。
还有一块可以种植水稻的就是巴蜀这一块地方,但是巴蜀这一块地方要小一点。
余下的就是这东北这一块大平原,这一块大平原更加的肥沃。
具我查阅资料所知,这一块地区的土地都是黑土地。
你们这些官员应该知道黑色的土地意味着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