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挠挠头:“那为何施耐庵还要如此讽刺自己的主公?”
“事情还得重头说起。
施耐庵和张士诚是同乡,张士诚起义之初便亲自上门劝说施耐庵做了自己的军师幕僚。
起初施耐庵为张士诚出谋划策,也的确贡献不少。
如果张士诚能一统天下,施耐庵作为功勋元老至少也得是李善长那个级别的功臣。
然而随着张士诚败给方国珍,他决定接受元廷的招安。
施耐庵对元廷暴政极为不满,他哪里愿意自己的主公降元称臣?
但是他根本就劝说不动打定主意的张士诚。
待到张士诚真的降元之后,施耐庵心灰意冷之下便离开了张士诚的队伍。
他一路去到了江阴,并在那里隐居了起来。
余生再也没有涉足官场,只是教书育人和编纂《水浒传》
因为他对张士诚接受招安的事情耿耿于怀,所以才会有了书中那个志小且才疏的宋江。”
听完任小天的解释,不解的众人方才恍然大悟。
李治颇为感慨的说道:“看来以后这些个拿笔杆子的文人还真是不能轻易得罪。
否则他们不知道在私底下怎么编排朕呢。”
众人皆是大笑不已。
任小天止住笑意:“这会的张士诚倒还没像之后那么的没有进取心。
我记得他是今年派兵攻下了苏州城,并迁都去了那里。
不过好景不长,一年的功夫不到他就被方国珍给揍了一顿降元了。”
朱元璋对张士诚没什么太好的印象。
他哼了一声道:“见他做甚?”
对于朱元璋来说,陈友谅这种在战场上正面厮杀的敌人远比张士诚这种只会背后捅刀的敌人要来的光明正大的多。
任小天耸耸肩:“那咱们就直接去见陈友谅吧。”
————————————————————————————————
应天距离黄州(黄冈)的距离不远也不近。
众人走走停停,二十多天之后才来到黄州的地界。
好在天完国和韩宋之间没有发生过什么冲突。
所以一行人路途之上还算走的顺利。
偶尔遇到小股的盗匪,以他们的能力也能轻松应对。
“站住,你们是什么人?”
众人刚到城门处就被守城军士拦了下来。
“我们本是河南人氏,因躲避战乱来到了江南。
听闻黄州的陈大帅善待百姓,我们这才来到了这里。”
任小天上前对军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