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共和国元帅: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 第16部分(第2页)

第16部分(第2页)

叶剑英对蒲风说:“看样子你还未到三十岁,就这么丰收,真不简单。”

蒲风说:“请叶总多多指教。”

叶剑英说:“我看写诗著文,不光要求数量,更需要注意质量。

现在为抗战工作忙,要节省时间和纸张。”

大家点头称是。

接着叶剑英说:“听说你们中有人不主张诗歌中旧瓶装新酒,要把旧瓶子摔掉,是么?”蒲风说:“是有这样主张的人,但不是所有诗坛的人都是这样。

我认为可以模仿旧形式,用民歌时调进行宣传和锻炼自己。

但从方向上讲,我们主张发展新诗歌,旧诗歌框框太多,太呆板,不易学,不易懂。”

叶剑英说:“我看旧瓶子不能丢,至少在目前不能丢。

新瓶旧瓶可以并用嘛。

比如演戏,不光要演白话戏,也可以演客家外江戏、粤剧、潮州剧,不光要演《三娘教子》,也可演《子教三娘》。

还有不少群众欢迎旧的,为什么不可新旧并存呢?鲁迅的‘于无声处听惊雷’写得多么好啊,旧瓶装新酒,装得好会又香又醇。”

席间蒲风送他已出版的一批诗作给叶剑英,叶剑英选了《茫茫夜》、《儿童赤卫队》和《明信片诗》三种,并说:“明信片诗短小精干,很适合战时的实际,战时要有倚马可待的诗文。

你们摇笔杆子的,应多在这方面努力,为抗战救国多作贡献。”

将散席时,叶剑英指着陈华和廖琼说:“你们两位都是松口人,松口是山歌状元的地方。

你们晓得山歌状元刘三妹驳山歌的故事吗?”陈华说:“晓得,但故事和歌词记不齐了。”

于是叶剑英、蒲风、陈华、曾其清和廖琼一起东凑西拼,忆起了当年刘三妹与刁秀才驳歌的故事和几段精彩歌词。

“爱个(我的)山歌真系多,大船载来几十箩。

拿出几箩同你驳,驳到明年割早禾。”

“歌精唔好逞歌才,比得柬(这样)差爱认衰。

自古山歌从(松)口出,哪有山歌船载来。”

这时叶剑英高兴地说:“大家听,自古山歌从(松)口出,唱得多好,这位山歌状元名不虚传啊。

山歌来自民间,内容丰富多彩,很受群众喜爱。”

过了几天,蒲风对陈华说:“那天晚上见了叶总,得益匪浅,叶总不仅精通武略,而且精通文艺,对诗歌有很深刻的见解。”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五篇(7)

陈华说:“这点我早就知道了。

叶总不仅是将帅之才,而且是政治家和诗人。

你看他给《抗战大学》的题词和在中山大学的演讲多么富有文采和诗意啊。”

不久,叶剑英离开了广州去香港就医。

在那里,他秘密到八路军驻港办事处,与廖承志、潘汉年交谈,指导工作,并通过同乡旧友,动员各界爱国人士捐款支援抗日。

他还到澳门与地下党员柯麟、柯平兄弟取得联系,开展统战工作。

叶剑英鼓励柯氏兄弟说:“扎根子,准备坚持十年迎接胜利。”

提醒他们,港澳的情况非常复杂,要格外小心谨慎,机警行事。

五、在“火烧长沙”的灾难中,临危不惊,坚持救亡抗战

叶剑英从香港返回武汉不久,日军发起对武汉的全面进攻。

10月21日,日军占领广州,国民党当局下令武汉军民紧急疏散。

叶剑英根据中央指示,组织办事处分批撤离,安排撤退后的善后工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