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张春桥传 > 第23部分(第2页)

第23部分(第2页)

誓死保卫江青同志!

忽然来了这么五个“誓死保卫”,究竟出了什么大事?

哦,“注释”就在第三版上,全文转载了这年四月七日《北京日报》社论:

《彻底粉碎“二月逆流”的新反扑》。

不知内情者,把《北京日报》的社论读了一遍,仍不得要领。

当然,当然,如果把《文汇报》“星火燎原”造反总部印发的传单《十个为什么?》读一遍,那就会明白一些:

一,最近上海市召开的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为什么新华社不发报道?

二,《人民日报》、新华社为什么一连三个月不转载、转发上海的社论?

二,北京三月二十七日十万人大会之后,上海三月二十八日召开二十万人大会,为什么张春桥来自和群众一起上街游行?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四,前几天江苏省革委会成立的消息里(引者注:江苏省“革委会”于一九六八年三月二十三日成立,三月二十五日见报),张春桥的名字为什么放在最后,又不加“中央文革副组长”和“南京军区第一政委”的头衔?

五,北京“三·二四”会议,为什么姚文元不让驻京办事处把消息捅到上海?这在过去是从未有过的。

六,第二军医大学“红纵”(引者注:即“红色造反纵队”的简称)为什么在沪特别吃香?他们公开反邱会作(引者注:邱会作当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为林彪死党),把矛头指向林副主席,上海市革委会为什么没人去碰一下?

七,张春桥原在石家庄报杜当社长,杨、余、傅都是晋察冀那个山头的。

八,张春桥在市革会扩大会上呼叫打倒杨、余、傅时,为什么紧张到把“傅崇碧”叫成了“邱会作”?

九,《解放日报》、《文汇报》都是毛主席支持的,为什么张春桥提出要合并成一家?

十,为什么陕西省委书记霍士康愿以党籍担保张春桥是叛徒?

这份《十个为什么?》传单,当然要比四月十二日《文汇报》说得明白得多。

不过,“三·二四”是什么样的会议?“北京三月二十七日十万人大会”又是怎么回事?跟张春桥又有什么关系?

事情的突然爆发,是在三月二十二日,林彪发布两项命令:一项命令宣布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犯有极严重的错误,决定撤销他们的所有职务;另一项命令是任命黄永胜为总参谋长。

当天夜里,余立金被捕。杨成武、傅崇碧遭软禁。

当时,杨成武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余立金为空军政委;傅崇碧为北京卫戍区司令员。

三月二十四日,林彪召集驻京机关部队一万多人在人民大会堂开大会。林彪作了长篇演讲历数“杨余傅”之“罪状”:

“……杨成武同余立金勾结要篡夺空军的领导权,要打倒吴法宪。杨成武同傅崇碧勾结要打倒谢富治。杨成武的个人野心,还想排挤……黄永胜以及比他的地位不相上下的人。”

林彪还说,“杨余傅”是为“二月逆流翻案”,是“二月逆流”的一次“新反扑”。

对于“杨余傅”的“批判”,在三天之后——三月二十七日,又升级了。北京工人体育场涌入十万之众,倾听着“中央首长”对于“杨余傅事件”的说明。陈伯达、康生和江青登台,作了极为“精彩”的演讲。

陈伯达这位“哲学家”,着眼于事物的“彼此联系”,作了如下推理:

“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就是王力、关锋、戚本禹的后台,他们是刘、邓、陶遗留下来的余党,同时又是刘、邓、陶的小爪牙……”

你看,陈伯达一下子就把杨余傅、王关戚、刘邓陶串连在一起。

康生主管组织大权,此人最擅长于“揭老底”。他仿佛忘了王、关、戚一直是他手下的得力干将,却翻出了陈账烂芝麻:

“钻进中央文革的刘邓分子王关戚,企图把矛头指向无产阶级司令部,指向中央文革。王力是什么人?王力是个国民党。王力是执行邓小平、王稼祥‘三和一少’路线的积极分子,他在一九六二年莫斯科裁军会议上就实行邓小平的‘三和一少’的路线,得到了赫鲁晓夫的欣赏,还要送给他金质奖章。关锋、戚本禹是什么人呢?

他们是彭真的亲人。我介绍一下,黑帮反革命叛徒彭真收买关锋、戚本禹。向他们联络,请他们吃饭。这些变色的小爬虫,就感恩戴德。在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七日成本禹也代表关锋给彭真一封信,在这封信里面说:‘初次到您的家里,感到有些拘束,但是吃了饭就舒服了,就已经像在亲人家里一样。’瞧,他们是彭真的亲人了!他赞扬彭真说:‘您平易近人!有善于诱导的作风。’……“

康生的话,令人大惑不解。既然王力的事发生在一九六二年,关锋、戚本禹给彭真的信写于一九六四年,你康生怎么到了一九六八年才“揭老底”呢?

江青呢?她扮演了一个“受蒙蔽”的角色:

“我们过去不知道他们(王、关、戚)是刘邓的黑爪牙,他们是被刘邓安在我们队伍里的钉子,他们打着红旗反红旗,到处招摇撞骗,不请示不报告,封锁我们,背着我们耍阴谋,干了很多坏事……他们勾结杨成武,他们勾结很早了,我们不知道,勾结着余立金、傅崇碧。他们企图在群众中造成中央文革出了坏人,来否定中央文革,这意味着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