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你见过这样善良可敬的老百姓吗?”王婆留指着赵钧、老板娘这些人向他的兄弟寻求答案。赵钧、老板娘这些人已说不出话来,眼里饱噙受尽委屈的泪水。
“没有!”曾竹青、雷妙达、毕沅他们义愤填膺,扬刀断然猛喝。
“他们被贪官污吏欺压到这种境地,还一味妥协含忍,多么难得呀!可贪官污吏还不想收手,一定要把这种善良的老百姓逼进坟墓里去。这些贪官污吏太可恶了,他们该不该死?”
“该死!杀!”曾竹青、雷妙达、毕沅他们象吃了火药一样,疯狂了,愤怒了,不满情绪如火山般爆发。
“杀,我们杀进杭州去,我们只挑战官兵。他们欺负老百姓时真是牛呀,天下无敌的军队也不至于这样压迫人民,我看看他们是不是天下无敌?”王婆留怒发冲冠地向他五十二个兄弟发出挑战令,目标是大明皇朝的:──正规军。
第二十四章 突犯会稽
王婆留他们要赶到徽州歙县接应汪直的家属出海,来回都可能经过会稽和杭州。而会稽和杭州都有官兵主力防守,不拔除这些拦路的钉子,众海贼有后顾之忧,无法来去自如。
“会稽县城常驻军马有多少?”王婆留向一个知道这方面内幕消息的客商打听军情。
“会稽县城大慨有二百余名土兵。杭州城设有千户所,常置兵马大慨有七、八百余名屯田的官军。不过官军营中吃空缺很厉害,实际能上阵作战的兵马不会超过五百人。”那个客商是个通晓人事的百事通,会稽和杭州这点军情都逃不过他眼晴,逐如实向王婆留报上。
王婆留不止一次突袭杭州,也知道江南一带海滨防备空虚。他担心官军吃过他的大亏,会在杭州布置重兵防守。没料到官军吃过他的大亏后仍如外甥打灯笼──照舅。依然照旧犯错。
明朝正规军的战斗力本来很强,能击败元寇的军队绝不是省油的灯。明朝的世兵制度是朱元璋一手草创的军户世袭制,军士编制在卫所中,平日屯田,战时保护地方。明朝开国时期士兵总数高达一百八十万,这样庞大的军队,如果不能自给自足,全靠老百姓供养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朱元璋曾得意地宣称:“吾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朱元璋的朱家军能屯田自给自足,确是一支曾经自我保障后勤供给,能征惯战的劲旅。
但是到了明朝中叶,这部巨大的军事机器已经千疮百孔,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克扣军饷谎报军员的将领,不堪重负的士兵,都使得军户的大量逃亡。其时江南卫所养兵已不是明初自给自足的屯田制了,军田差不多被军官霸占瓜分完毕,失去土地的士兵只有逃亡,变成城市流民或小贩。
到了嘉靖年间,军户的逃亡率已经高得吓人,多达七成,江南大量卫所形同虚设,有的卫所竟然只剩下一个军官。当时抗倭前线的辽东、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卫所都只剩下百分之三十的兵员。也就是说百户所只有三十个士兵,千户所只有三百人。
剩下老弱残兵,因为承平已久,根本没有战斗力。哪些世袭将领只知道挖空心思弄钱,克扣军饷。而久疏战阵的士兵素质低下,只会领饷,仗是不会打的,上阵一触即溃。所以,象杭州千户所那样拥有三百名士兵的大兵营,看似威风凛凛,糊弄吓唬老百姓犹可。拉上阵跟海贼真刀真枪实战,这些豆腐脑一样的蠃兵简直不堪一击。
王婆留对曾竹青道:“本将军命你,带领十个兄弟,佯攻会稽县城。沿城疾走呼喊,一刻不可停歇,半日后归队会合。”曾竹青遵令而去,他这十个人既可诱敌,也可以干扰官兵视听,让会稽县城军民陷入恐慌之中。
王婆留亲率四十二个兄弟,摆出一条长蛇阵,浩浩荡荡杀向会稽县城,由上虞到会稽,几十里路程走了不到一个时辰。
会稽县城听说倭贼入境,军民闭门不出。只把战鼓轰然敲响,杀声震天。县丞何霆部只是喊叫,并不出击,城上百几十个守军被这震耳欲聋的钟声鼓声,鼓噪的坐立不安。眼看着城下倭贼也没多少人,不知为何?县丞何霆和把总许青不知虚实,不敢让守军出击。
众海贼在城墙下面也只是干嚎不攻。曾竹青他们依王婆留吩咐,与官军保持一个箭距,确保众兄弟不会被城上的守军用箭射中或石头掷中。他们沿城向城里的守军喊叫,虚张声势。一郎则带领几个真倭冲到城下乱砍城门,守军老远一看,看见海贼跟真攻差不多,就是没人架云梯往上冲罢了。城里不少人吓得乱成一团,有些富户甚至想开偏门出逃。
海贼轮番佯攻,会稽县城战鼓自当日早上一直敲到中午,足足敲打半天没停。当然,海贼这一切小动作已尽落在县丞何霆的探子眼中。经过半天调兵遣将和布防,县丞何霆此刻已基本上弄清楚海贼的虚实。
“哈哈,这些海贼真该死,只有几十人就妄想劫掠会稽县城,真是笨贼呀!天助我立此大功,让我斩这几个笨贼的首级领赏!”何霆听到探子的禀告大喜过望,捋须得意而笑。
何霆召集下属道:“众将军,倭贼此刻正在佯攻会稽县城,我们有二三百军士,更有数万群众作后盾,何惧区区几十个倭贼耶?倭贼太嚣张了,简直欺人太甚,我们杀出城去,拿下他们。”
众将闻言出列,振臂大嚷道:“杀出城去,拿下他们!”
何霆逐下令,准备点齐三百人马出城杀贼。会稽县城的明军都是按照军令临时征召的拼凑在一起的流氓地痞兵,没来得及训练几天就拎着武器赶鸭子上架般送上战场,要站相没站相,要坐相没坐相,乱糟糟一片。
把总许青在城头老远一瞧,不禁苦笑道:“何霆这个书呆子好大喜功,不知死活,不知兵法,以为人多就能赢。殊不知兵贵在精不在多,倭贼看似人少,但个个都是百战沙场的老将。我军人数虽占优势,奈何都是没有一点作战经验的新丁。何霆这个书呆子如此托大冒进,害人不浅呀。”当时他上前指出何霆贪功冒进的错误,劝他不要凭一时意气,放弃城墙的屏障,与强寇争雄长。许青列举何霆种种不是,比如太冒险、太冒进、太贪功、太无知、太糊涂、太这样、太那样,总之何霆所有的都是错,一无是处。
何霆在一旁急得发起脾气来,道:“趁倭贼在下面瞎咋呼,咱们出其不意给他个迎头痛击,保准杀他们个手忙脚乱。我已细心检查各部各事,对比双方实力,我知道我们一定是必胜开疑。”
许青知道何霆完全不知兵,觉得何霆这样做很危险,就警告他说:“据前线认识倭酋的士兵说。下面那个倭酋是汪直的得力助手王婆留,号称常胜将军,从未打过败仗。现在他城下故布疑阵,肯定有诈。你还不知天高地厚飞蛾扑火,找死不成。”
何霆摇头冷笑道:“哼哼,沙场之上,有什么常胜将军?本官早已安排人马,咱们须按计划出击,老夫便叫他在这里折上一阵。”
许青见何霆不听劝,就表明他的立场:“你一定出击,我就逐你心愿,你必须为你轻率的行为负责!我警告你,你如果坚持你的错误,请立下军令状,你自信你是对的,你承担一切后果。”
武将主守,而文官主张出击,这个现象确是有点诡异。何霆立下文书,不屑地吐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