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穿柳而出。
周札好整以暇的抚着须,打量着刘浓渐去的身影。只见其平目直行,木屐踏得沉稳有序;就连起伏的袍袖,亦仿似暗含节奏。眼底微缩,对左右子侄沉声道:此子,临危而不乱,山折而不形于色!若不能一举制之,终生不得与其为仇!
儿子周澹道:“父亲,十五弟嚷着要复仇!”
“唉!”
周札叹道:“复何仇?不义之仇,如何复?汝带他回吴兴,莫要教人笑话,如今我周氏郡望大减,不可再被人执以话柄。玘兄就这么点骨血,至于刘氏子……”
……
车入县城,天色已昏。
陆氏兄弟与刘浓在城门口作别,临走时,陆纳向刘浓抱歉道:“都怪我,一时只顾向瞻箦引见,倒忘昔年之事!”
刘浓揖手笑道:“谢过祖言,无妨,若能已身得正,何需惧它风掩过林!”
陆纳听得一怔,少倾,抚掌赞道:瞻箦之风,真若古之君子矣!嗯,周太守乃尔雅之人,应设法予以缓解;若不能解,须慎重避之。走了,望虎丘再聚!”
“别过!”
二人对揖,陆氏车队驶向城东。刘浓置身高耸的城墙下,目送车队离去。
将将转身,落日湮尽最后一缕光。
第三十五章 梨舍行茶
阳光透射纹窗,曲耀帷幔。
刘浓睁开眼睛,下意识的便想呼碎湖为其着衣,转念想及现在身处吴县,碎湖哪会在身边。洒然一笑,看来真是由简入奢易,由奢至简难。
穿戴好衣冠,对着铜镜一照,不错,翩翩少年!
“扣扣!”
有人在外敲门,轻声问道:“小郎君,起了吗?”
“起了,请进!”
来人是夜拂,她站在门口眯眼打量刘浓,手中捧着冒着热气的铜盆,是来服侍刘浓晨时梳洗的。
她是杨少柳的大婢,刘浓不好随意使唤,笑道:“搁着就好,我自己来!”
匆匆的抹了一把脸,就欲出门,却被夜拂拦了,笑道:“小郎君,也不急在这一时,稍待,婢子给你束冠!”
刘浓道:“昨夜未散发,不用再行束冠!”
夜拂道:“稍待,这是小娘子说的!”
不待他说话,她便走到镜前跪坐了,回头看向刘浓,眼光弱弱的,却带着不可置疑。刘浓无奈,只好由她将发散了,再行梳理一遍。
冠成。
刘浓抖了抖宽袍,屋外来福和刘訚皆已在等候,一步踏出,问道:“东西都备好了?”
刘訚道:“嗯,十坛竹叶青,五斤芥香,三斤龙井;三套琉璃墨具,一套琉璃酒具,一套琉璃茶具,皆是珍品!“
说到这里,略顿,犹豫地问道:“小郎君,去年给郗小娘子准备的百花闹海琉璃,真不带上么?”
“嗯,不用了,走吧!”
刘浓眼望旭日正攀,挥着宽袖便走,来福和刘訚紧随其后。将将转过小园,左侧的月洞口疾疾传来一声呼:“小郎君,等等……”
顿住身形往左看,嫣醉正朝着他挥手,暗觉奇怪,一溜眼,愣了!嫣醉侍在月洞口不言不语,有人缓缓跨出月洞,着随从装束,面上却涂着厚厚的粉,眉亦用墨笔画得又浓又长,一眼看去别扭之极!
谁?
杨少柳?若不是她,嫣醉岂会如此恭敬!
呆了!三人皆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