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相信,浑邪王的投降,必然会对漠北匈奴的士气造成一个很严重的打击,嗯,搞不好几年之后的大战,汉军可以轻松取胜也不一定。
到时候必然还会有更多人效仿浑邪王的做法,前来降汉!
看完了浑邪王的降书,刘彻又习惯性的看了看羊皮布的后面,刘彻此举纯属无意,但也正是这个无意之举,让他明白了浑邪王为什么要如此低三下四的向自己投降的原因。
事实上,这张羊皮布本是伊稚歇写给浑邪王的那道手书,结果被浑邪王用来当成给刘彻的降书。。。。。。呵呵,蛮有意思的。
而在那羊皮布的后面,刘彻清晰的看到了三个字。
“来漠北。”
稍稍动动脑筋,刘彻便明白了一切,很明显这三个字不是浑邪王写给他的,而且前后的字迹明显出自不同人之手,想来,应该是那伊稚歇见浑邪王连战连败,打算把他叫到漠北砍了泄愤,浑邪王这才急着要向自己投降,呵呵,很好非常好。
将手中的羊皮布放到了眼前的桌案上,刘彻的目光自殿下那些期待十足的大臣脸上扫过,最后,刘彻微微一笑,沉声道。
“诸位爱卿,那浑邪王和休屠王已然是决定要向我们大汉投降,现在他们正率军向黄河边赶来,预计,用不了多久,我大汉就会出现两位主动投降的匈奴大王了。”
众臣闻言,连忙跪地磕头,山呼海啸。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刘彻摆了摆手,“好了好了,诸位爱卿,我们现在还是先好好的讨论讨论河西受降的具体事宜,以及派何人去接受浑邪二王的投降。”
又一次拿起了案桌上的羊皮布,刘彻沉声道:“这浑邪王在上面说了,非名师大将不得受降他们,这个要求朕不是不能答应,毕竟也是河西的大王,我们大汉自然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
顿了顿,刘彻的目光很是自然而然的落在了卫青的身上,明知故问道:“不知朝中有何人能算得上是名师大将啊,又有何人想要去受降河西二王?”
刘彻此言一出,顿时,朝堂上的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正襟危坐,脸色淡然的卫青身上。
名师大将?这还用说吗,现在大汉朝中,除了冠军侯和卫大将军外,有几个人还能算得上是名师大将?
而且此次河西受降关系甚大,前前后后需要照顾到很多的事情,并且万一在受降的过程中出了什么意外,派去受降的人也应当要有足够的解决能力,纵观整个大汉,这人,只可能是卫青了。
是啊,到现在所有人都认为河西受降必然是会由卫青来承担,甚至刘彻都是这么决定的。
因为在刚刚说的那些条件中,卫青几乎一条不拉,全部合格。
已大将军的能力即便河西受降的时候,出了什么情况也会很好的得到制止,且卫青本人也是个很成熟可靠地存在,不仅如此,他是大汉的大将军,论名望这天底下还没几个匈奴人不知道的呢。
大汉派他去,定然能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并且也算是给予了浑邪王和休屠王很大的面子。
综合各方情况来看,卫青都是最适合河西受降的那个人。
卫青本人也是这么想的。
看来河西受降,必定是我卫青的职责了。
但就在这时,就在卫青打算主动请命,去接受河西二王的投降时,未央宫外又是传来了一声声嘹亮的大喝。
“冠军侯到!”
第一百二十四章霍去病的威风
翻阅关于河西受降的全部史料,也无法让人想明白,为什么河西受降,汉武帝刘彻派的是霍去病,而不是相对怀柔的大将军卫青。
因为从各个方面来看,卫青都是比霍去病更适合担任河西受降的人。
毕竟让浑邪王和休屠王去面对那个将他们打的屁滚尿流,甚至见到霍字大旗都会下意识打颤的年轻人,来当受降使者,这实在是过于恐怖和尴尬了一点。
而卫青呢?
大将军卫青从军多年,威望甚重,不管是对于大汉还是匈奴都是如此,且对于河西匈奴而言,卫青给他们的感觉一点都不恐怖。。。。。。一点都不吓人。。。。。。
如果让卫青去接受河西匈奴的受降,那想必匈奴人不仅不会有任何其他的情绪,相反还会感觉很光荣,这可是大汉的大将军来受降自己啊,他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但。。。。。。假若是换了霍去病,是换了那个对于匈奴人犹如梦魇一般的家伙来受降的话。。。。。。。匈奴人提不起任何抵抗情绪那是必然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敢,就好像有个网络段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