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后会常来看望你们的。”
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
。。。。。。。。
霍去病在书案前认真的写着为他麾下将士请封的奏折,先前小刘据来找他玩了一会儿,对于这个弟弟,霍去病也很是亲爱,亲昵的逗弄了逗弄他,可很快,刘据便被卫子夫带走去做功课,小家伙依依不舍的走掉了。
眼下,寝宫里除了霍去病外,只剩卫子夫一人,连个宫女都没有,霍去病坐在书案前写奏章,卫子夫就坐在一旁,好似慈母般给他穿针引线,为他做着新衣服。
很快,霍去病写完了请封的奏章,在这奏章里他没有提及自己,写的全是他麾下将士,赵破奴,高不识,仆多,除了升为四品将军外,霍去病还为他们请封侯位。
本来,应该是四位将领封侯,还有一人霍去病也是要写上去的,那个人就是张太戍。
可两天前还躺在床榻上养伤的霍去病,忽然从卫子夫的口中得知了张太戍告老还乡的消息,同时也得知他在长安西城开了一间铁匠铺。
对于张太戍,霍去病没什么好说的,他也能理解张太戍,所以他一直都没拆穿张太戍的身份,甚至还对这个眼线和自己麾下其他的将领般一视同仁,不然他也就不会想着让刘彻为张太戍封侯。
乃至于霍去病还打算请求刘彻,将张太戍调到大汉下属的某个州县担任一州的军事主官,太尉,让他可以安度晚年。
毕竟若没有张太戍的舍生忘死,霍去病也很难成功杀掉卢胡王这员悍将,河西之战的结果说不定会发生改变。
但现在,张太戍告老还乡,彻底断绝了自己的军旅生涯,霍去病心中清楚,他是觉得对不起自己,不然也不会这么一走了之,在张太戍那间铁匠铺开业的第一天,霍去病托钱明光给他送去了十两黄金,也算是自己感谢一下他为大汉付出的那条断腿了。
请封的奏折上,除了赵破奴三人外,还有周兴等人,总而言之几乎所有活着回到了长安的将士,霍去病都请刘彻为他们升官,同时也赏赐了很多的金银财宝。
其中有一人,霍去病重点提了一下,这个人几乎可以说是此次大战爬升最快的一人。
钱明光,一月前还是一个刚刚。。。。。。大概属于被霍去病强征入伍,拉的壮丁。
可在河西打了一仗后,霍去病竟然直接让刘彻提拔钱明光为校尉!
这一下就从一名新兵,升到了可以掌管一千人的校尉,还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个速度当真是有够恐怖,恐怖是恐怖,但钱明光立下的战功也足够当这个校尉了。
擒浑邪王大王子,斩浑邪王右掌,诛杀三十余名匈奴骑兵,这些战功足以比肩赵破奴等人。
而他的封号霍去病也订好了。
振军!
大汉振军校尉,钱明光。
看着奏折上的振军二字,霍去病脸角闪过一丝欣慰的笑容,相信过不了多长时间,你就可以从振军校尉变成大汉新一任的振军中郎将吧。
李大哥,我知道,你很喜欢明光,所以经常将他带在身边教导,现在,我把你的封号给他,你应该不会生气吧?
呵呵,我们都相信,都相信明光有朝一日会成为第二个你。
第二个。。。。。。振军中郎将。
。。。。。。。
“呼。”终于写完了奏折,霍去病轻轻呼出了一口气,擦了擦脸上的细汗,一旁的卫子夫见状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关心的说道。
“去病,你重伤初愈,不要太过劳累了,快,听姨母的话回去好好休息。”
霍去病放下掌中墨迹还未干的奏章,笑着道:“没事的姨母,我的伤都好的差不多了,不碍事,不碍事。”
卫子夫苦笑的摇了摇头,“你啊你。”便不再说话了,拿着做了一半的汉衣,继续做着。
缝了没过几下,卫子夫看似平淡的和霍去病闲聊了起来道:“去病,你这一战打的这么漂亮,陛下和满朝文武对你都是赞不绝口,很多人都说你是第二个淮阴侯。”
霍去病没说话,只是调皮的笑了笑,到底还是个孩子,听到大人的赞赏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卫子夫这时直接切入主题道:“去病,你刚才是给你麾下的将领请赏吗?是不是。。。。。。还给那三个匈奴将领请封侯位了?”
霍去病点了点头,“对,此战要不是有他们的帮助,我很难大胜,而且他们的战功也足以封侯了。”
卫子夫的脸上爬过一丝忧虑,“去病,姨母想劝劝你,陛下什么性子你也知道,自赵信叛变的事情发生后,他对匈奴的降将。。。。。。就不是太喜爱,你。。。。。。。”
卫子夫这时干脆道:“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