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 > 第433部分(第3页)

第433部分(第3页)

小顺子公公道:“回陛下的话,除了董丞相和东方大人外,九卿中的“那几位”大人也来了,给您联名上书要求与匈奴和谈的大臣们也基本全都到齐了,对了,还有卫大将军,现在他们都在永宁殿等您。”

“卫青也来了?”

小顺子公公点了点头。

刘彻闻言捂住了自己的脑袋,颇为头疼道:“看来,他们这是要向朕施压啊,这卫青和东方朔倒是挺有眼力,唉,也罢也罢,朕就去见见他们,反正今日不说,明日后日,他们也总是要在朝堂上挑明一切。”

“传朕谕旨,摆驾永宁殿。”话语落必,刘彻的看向了身旁的卫子夫,柔声道:“爱妃先回宫吧,顺便监督一下据儿的功课。”

卫子夫带着身后的两名宫女向刘彻躬身行礼。

“诺。”

。。。。。。。。

永宁殿内

共计三十余位大汉朝堂重臣来到了这里,要求见刘彻。

这三十多位大臣中,九卿来了五人,除此之外还有三十几名高级官员。

此刻,刘彻还没来,殿内的群臣们便已经先一步吵翻了天,争吵的内容很好猜测,无非就是关于和匈奴和谈之事。

五名到此的九卿官员全是支持和谈的不二人选,在他们的身边还有着二十名高级官员,这些人也全是主和派的人。

而另一派。。。。。。先说董仲舒和东方朔,他们并没有参与到刚刚的争吵中,二人一直站在大殿的角落内,默默观望着形式,不出所料,他们是主战派的人,还是最为主张彻底消灭匈奴人的臣子。

他们与和谈派的大臣们用一句话就可以形容。

针尖对麦芒。

但在这种节骨眼上,俩个老油条并没有和那些主和派的大臣狂吐唾沫星子,也犯不上和他们争论,不仅是因为他们不屑,也是因为。。。。。。霍去病到现在也没有传来一点消息,这对于主战派的臣子来说,形势非常不利。

要不然,今日又怎么会只有东方朔和董仲舒这俩个主战派的大臣来见刘彻呢?

没错,真正主张对匈奴用兵的臣子今天只来了俩个,其余人都没有来。

那现在正在与主和派大臣争吵的十几名高级官员又是什么人呢?事实上,他们不是主和派,也不是主战派,那他们为什么要来这里和主和派的大臣们争吵?且极力支持再度和匈奴人开战呢?

原因很简单,这些人只是来为卫青壮胆,来为卫青说话。

这十几名正在与主和派大臣争论的臣子中,有三个人也姓卫,其他的。。。。。也都是那所谓卫氏集团的心腹大将。

他们今天完完全全就是为了卫氏来这里,说句让人寒心的话,霍去病这个在边关浴血奋战的年轻小将,跟他们此行的目的没有半毛钱关系。

在卫氏集团大臣的心中,霍去病是死是活,是败是胜,全都无所谓,换言之,霍去病死不死,活不活,根本无伤他们的大局,现在的霍去病在他们的心中毫无分量。

而在这些卫氏集团大臣的心目中,霍去病。。。。。。。也是早已被打上了兵败战死的标签。

这就是他们今日来见刘彻,与主和派的大臣吵架的原因。

霍去病死了或者是败了,没有任何关系,可这场大战还必须要打下去。

得益于卫青,卫氏集团在大汉军中有着不少亲信,为了能让大将军卫青可以更进一步,为了让军中的卫氏成员可以多上几个台阶,为了卫氏日后的发展,这场大战也必须打下去。

国家百姓不关他们的事,大汉国威也不关他们的事,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前途,只关心他们的靠山卫青,能否成为大汉朝堂上的一颗永世不倒的参天大树,只关心刘彻百年之后太子刘据能不能即位,太子继位之后,他们这些人能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些卫氏集团的臣子比主和派的大臣们来的还要可恨。

不管怎么说主和派的臣子还是从国家百姓的角度出发,认为不该在和匈奴人继续打下去,可卫氏集团的臣子心中只有他们自己。

这种人,所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这种人,在大汉朝堂上,又到底占据了多少?

。。。。。。。。

眼下,这三十几名大臣在大殿内争了个面红耳赤,他说他有理,他说他也有理,两方各自详细的陈述了和谈的好处,以及继续打下去的好处,在这期间,主和派的某位大臣由于和卫氏集团的臣子争论的太过激动,竟然抽疯般的来了这么一句。

“打,打,打,就知道打,你们这些莽夫难道没看见继续和匈奴人交战的后果吗?冠军侯率领一万铁骑全军覆没于河西,这对我们大汉造成了多么重损失,我们又该。。。。。。。”

这名官员接下来的话没有再能说出,因为暴怒的卫青单手就将他擎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