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霍去病猛地拍桌而起,“我霍去病从来不知道何为失败,此战,我军必胜!”
李田心头一震,望着眼前英姿勃发的年轻人不由的愣住了,冠军侯真是太有自信了,甚至都可以算得上是自负。
李田不知道,霍去病的自信其实完全是被他自己逼出来的,在眼下这个局面,孤军深入敌境数千里,不远处就有几万名匈奴主力虎视眈眈,饶是普通百姓都能看出这是绝境,更不用说是霍去病了,事实上他比任何人都了解眼前的局面,但他。。。。。。。输不起。。。。。。。所以他只能一遍遍的在心中告诉自己。
他会赢,他一定会赢,他绝对不能倒下!
这时,霍去病好像是感觉自己刚才的话有点过于不理智和疯狂,所以重新坐回在了垫子上,笑着道:“也许我们可能根本遇不见匈奴人,也许他们并没有在皋兰山设伏,现在说不定正像西城赶来呢,若是这样的话,搞不好过几日我们就能成功回到大汉了,好了,没有事的话,你先下去休息吧。”
李田脸色难看的拱了一下手,“诺。”
说完,李田转身就要离开大帐,可这时,霍去病突然叫住了他,跟他说了一句话。
“李大哥,如果我军遇险,你会帮我的是吗?”
李田的脚步顿住了,过了半响,他转过身,望着坐立于案桌后,有些无助的望着自己的霍去病,李田微微一笑,“将军说笑了,我是你的属下,你吩咐我照办就是了,但。。。。。。。”李田转过身,重新向着帐外走去。
“我会对得起,冠军侯这声李大哥的。”
霍去病望着李田离去的背影,感激的点了点头,在心中小声说道。
“李大哥,谢谢你了。”
。。。。。。。。
因为目前还身处于河西之地,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遭到匈奴人的围攻,所以,霍去病不敢让将士们在河西停留太长时间,大军休息了一个下午后,晚上,伴随着身后熊熊燃烧的西城,一万汉军跟随霍去病踏上了回乡之旅。
皋兰山,霍去病回师长安的必经之路,只要他能越过这座大山,那摆在他面前的将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已他麾下汉军的速度,匈奴人是断断无法追上的。
只要翻越皋兰山,只要能离开这里,那他们就能平安的回到大汉,回到长安。
但此时,浑邪王率领的五千铁骑已经赶到了皋兰山下,和休屠三王的两万五千铁骑合成一军,静静的在这里等待着霍去病的到来。
皋兰山相距西城大约有五百里的路程,也就是说霍去病几乎需要率军奔袭两天半才能赶到那里,而在那两天半的时间中,汉军长途奔袭,匈奴人则是在他们的营帐中休息,不仅是人数上的差距,胜负的天平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向匈奴人倒去了大半。
两天半的时间里,霍去病没有让士卒休息太长时间,顶多就是给他们吃饭睡觉上厕所的时间,因为霍去病的心中还有着几丝微弱的侥幸心理,他在猜想河西四王眼下也许并没有就在皋兰山布下埋伏,或者他们的反应比较慢,现在才刚刚赶到,或者没赶到,自己说不定可以在他们赶来之前就越过皋兰山。
在这种侥幸心理下,霍去病带着大军一路马不停蹄的奔向了远方山体连绵,高耸入云,峰顶白雪皑皑的皋兰山。
终于在两天半后,也就是第三天的早上九点,霍去病带着一万大汉精骑,在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中,来到了皋兰山脚。
可这时,三万养精蓄锐了许久,手中的弯刀早已磨得锃亮的匈奴骑兵,也已在皋兰山下等候多时了。
大战,一触即发。
第四十三章身后即是祖国,我们无路可退
“驾,驾,驾!”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响彻在牟兰山远处的旷野上,一万大汉精骑没有任何的停顿和犹豫,在这两天半的时间里,一路策马向军,风尘仆仆的来到了皋兰山下。
皋兰山,海拔约为2170米,连绵不绝的山体横贯了方圆二十余里,而就在皋兰山的山脚处,三万蓄势待发,养精蓄锐了许久的匈奴骑兵,好似潮水整齐的排列在皋兰山的山脚,等待着汉军的到来,在他们的正后方便是那高大雄伟的皋兰山。
放眼望去,山脚下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匈奴骑兵,几乎铺满了整片大地,一眼看不到尽头,那一柄柄锋利的弯刀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出了耀眼的寒光,排列成了数排的战马也因大战降临而不安分拨动着自己的长蹄,不时就打出几声响鼻。
山脚下的三万骑兵摩拳擦掌,义愤填膺,无一人不在兴奋,无一人不在激动,休息了两三天,汉军终于要来了,他们也终于可以好好的打上一场了。
。。。。。。。。
河西四王,肩并着肩站立于牟兰山东侧的一座海拔约为八十米左右的山峰处,将这四周的一草一木,一景一色,尽收眼底,身旁有着无数护卫着他们的匈奴骑兵。
四人皆体型高大,长相粗狂,蓄着浓浓的大胡子,身上穿着极富匈奴特色的长袍,脑袋上戴着一顶毛绒毡帽,四人的腰间皆挂着一把极为奢华,其上还镶嵌着宝石的金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