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他们耍滑头,而是就们实在没法告诉霍去病一个准确的方位。
游牧民族跟农耕民族不一样,城池就是城池,它不会动,永远就停在建成的那个地方,可游牧民族属于流通人口,一般今年哪里的水草特别茂盛,他们就会搬到哪里,一年少说也要搬上他个五六回,这让那些匈奴降卒如何告诉霍去病匈奴部落的具体部位。
霍去病也是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没说什么,在认准了一个方向后,便如离弦的弓箭般,一路狂飙。
别看他表面上很镇定,一路上还不时跟自己身旁的将士们聊天,但霍去病的心中同样很没底。
他不敢保证自己此行一定能找到匈奴人的部落进行突袭,他也不敢保证,不会遇到大批前来围剿他的匈奴骑兵。
搞不好就有那种实惠的匈奴人,看他们人少好欺负就专门来打他,而且还是那种一打一个准儿的。。。。。。
在刚刚过去的四五个小时里,霍去病亲眼见到了数十名匈奴人的斥候在远方窥探他们的行踪。
每发现一次匈奴人的斥候,霍去病的心情便会不免沉重一分,他很害怕会遭到匈奴人的围剿,注意,霍去病并不是在担心自己会不会战死。
事实上,他非常自信,他相信哪怕有超过一万名匈奴骑兵来围剿自己,他也能带着人冲出去。
霍去病真正担心的是自己这次会不会无功而返。
与卫青面前夸下海口,率领八百精骑乘兴而来,带着不足百名的败军而归。。。。。。这是霍去病最怕的。
如果他这次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反而是损兵折将,那卫青。。。。。。日后只怕再也不会放他单独统兵了,霍去病又将进入漫长的等待。
可能在他二十多岁时,卫青或许会在给他一次机会,可那样一来,至少就是三年的时间。
对于冠军侯而言,三年太长了。
所以,霍去病只能寄希望于此战,希望他此行能有所斩获,给卫青,给陛下,也给自己一个交代。
第六十八章我是霍去病
策马快奔的八百汉军精骑中,执旗手周兴的目光一直凝望着正前方那具挺拔的身影儿,看着一路狂抽马鞭,毫不停歇的霍去病,周兴的眼神中多了几分的忧愁和哀怨,跟在场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一样,他觉得霍去病不是带着他们出来打仗,而是带着他们出来送死。
周兴的想法不无道理,一支仅仅有八百人的部队,在茫茫沙漠草原中孤立无援,万一碰上了匈奴人的主力,定是要全军覆没,这不是送死又是什么?
如果统军的将领是卫青,公孙贺等人,哪怕不是他们,仅仅是一员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副将,周兴也不会有多么的担心。
可现在指挥他们偏偏是一员校尉,还是一个初上战场,没有丝毫实战和指挥经验的十七岁孩童!这怎能不叫人心灰意冷。
周兴和大多数精骑都知道霍去病的身份,可也正是这样,让他愈发看不懂霍去病,看不懂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说他是一个跟着自己当大将军舅舅来混军功的公子哥吧,这不对啊。。。。。。。
不久前他们跟匈奴人主力硬碰硬打上了一战,在那一战中,霍去病的表现已经让人知晓,他不是一个游手好闲,百无一用是废物的长安公子哥,而是一名铁血将军。
可你要说他是一个有勇有谋,天资聪颖的将才。。。。。。这就更不对了,谁家将才会干出这种蠢事儿,带着不到一千人出去送死,这不就是个上赶着去和阎王爷报道的愣头青吗,还是那种拿士卒的生命不当回事儿的愣头青。
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自己总不能违抗大将军卫青的军令吧?
违抗军令要死,出去打仗还是要死,唉。。。。。。算了,摊上这么个作死的校尉就认命吧,大不了临死前多杀几个匈奴人,也算是够本了。
转瞬间,这八百精骑的士气便陷入了低谷。
霍去病虽然一直冲锋于最前方,但他不时就会回头看一看身后的精骑们,瞧着他们一个个那垂头丧气的模样,霍去病心中了然,他知道这些百战不死的将士们为什么会变成这幅模样,他也知道导致这一切发生的人究竟是谁,呵呵,霍去病在心中苦笑一声,“只能是他这个小屁孩了吧。”
在短暂的思索过后,霍去病便有了解决的方法,他也不能不解决,若是带着这样一群毫无士气的将士们出外征战,哪怕是真遇见了匈奴人,这些人也只会是一群毫无斗志,一触即溃的败军,霍去病绝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可正当他要说两句话,鼓舞一番士气后,周兴狠狠的一抽马鞭,手执迎风飘扬的霍字战旗来到了霍去病身旁,与他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