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天鹅星系外部的深海十七号巨舰,舰桥指挥中心中。
多艘探测器的信息都已回传并汇总了,形成了详细的报告呈现在指挥中心之中。
“阁下,我们已经确认,当前天鹅恒星系的情况安全,我们可以进入,这个恒星系的多颗行星上都有我们需要的资源,已确认有两颗行星可以建造造舰工厂、工业基地。只是,天鹅星系的第三轨道生态行星的情况没有我们预期的乐观,我们可能不能全面进驻这颗星球,但以我们现在的技术,其行星上的有害气体与辐射,我们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并不会影响我们的计划。”
相关的专家汇总信息后,第一时间向最高指挥官老人进行了汇报总结,同时提出了另外的方案,道:“当然,阁下,我们也可以选择第二方案。距离天鹅星系三十三光年外,一个双星系统中,还有一些行星,哪里的情况我们也不清楚,但也许也可以有我们的落脚之地。”
现在人类文明所在的位置,已挺进第二悬臂内部,周围的星体很多,星系也很多。天鹅星系周围,就有不少星系,分散四方,群星璀璨。这一片地带,可谓是“富饶之地”。
最高指挥官老人沉吟片刻,道:“三十三光年外的那个星系的报告我看过,有高级智慧生命的可能性和没有任何生命的可能性是两个极端概率,有一定风险。我们既已来到这里,就没有必要再换其他地方了:深海十七号可以居住,我们的目的是收集资源,修整舰队,尽可能强大文明,而非是找一个新的固定地点再次扎根,不是找的新家园。
“所以,这里对我们来说已是最好的地方,我们就在这里!”
经历了这么多,最高指挥官老人的观念也早已改变了过来。
这是从农耕文明向游牧文明的变化。
从蓝星离开时,人类希望找到的是下一个固定的家园,因此目的地是否宜居很重要。但现在,这已不是首要选择了。
星空诡变,危机重重,固定的家园固然有好处,但一旦巨变来临,风险也是极其巨大的,而且对文明的影响也很大。
因此现在,这天鹅星系里的这颗生态星球并不宜居对人类来说并不是重要的事情。
深海十七号就可以居住。
只要这个星系有足够多足够丰富种类的资源,可以帮助人类文明在这里继续前进与发展,那就足够了。
而且,目前人类的技术也已强大了不少,对核污染与辐射有一定的处理和改造能力,这第三颗生态行星的核战也已过去百年,不全民居住的情况下,这颗星球的地表情况,并不能影响人类对这颗星球的利用,而这就足够了。
因此,最高指挥官老人拍板决定,道:“我们现在进入天鹅星系,准备在这里落脚,修整全舰队和深海十七号,并在两个月内,重启所有文明发展项目!”
天鹅星系边缘。
庞大的深海十七号从静默转向运动,像是一颗正常的岩石星球突然动了起来,向前驶去,挺进天鹅星系。
这里,将是人类文明新的落脚之地!
如果顺利,人类文明将在这里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这是最高指挥官老人想要的。
一味地逃亡不能解决问题,人类需要的是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第三悬臂已经沦陷,第二悬臂的局面却还不错,人类可以在寻找后手的同时,兼顾发展,这样的话,就算未来大变再次来临,人类更强大了,也能够应对危险,而且,若能同时找到后手,人类文明也有了退路。
这是最高指挥官老人心中的计划与想法。
对他对整个人类文明来说,没人曾进入过星空,没人知道该在星空中怎么做才有利于文明。
但最高指挥官老人和人类文明,都在跌跌撞撞中前进,不断学习,不断改变,而到目前为止,人类文明已经改变了太多,也进步了太多,早已不是曾经那个蓝星上的弱小文明了。
而这一路走来,人类遇到了不少文明,也收获了不少,从一场场战斗中,缴获了不少别人的文明的飞船残骸,技术碎片,这些都是人类的潜在宝藏,只是需要时间将这些转化起来,让它们被人类所消化与吸收,成为人类的一部分。
只要有时间,人类文明就可以实现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
最高指挥官老人相信,人类文明这一次将抓住机会与时间。无论接下来第二悬臂的局面如何变化,人类皆将做好充足准备,下一次,也不必像是这一次这样依靠独立联盟了。
一切皆将进步与改变。
而对于最高指挥官老人来说,他还需要思考人类接下来的退路与方向。
第三悬臂的情况是前车之鉴,现在第二悬臂虽然安全,但也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最高指挥官老人不想再发生之前那样的情况,若真有变化,也不能再依靠什么独立联盟,人类要靠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