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七百九十一章 要学会正确使用首辅(第3页)

第七百九十一章 要学会正确使用首辅(第3页)

“这银子是弟弟给的,兄妹二人还把老宅和祖产给买了回来。”

“自那之后,孙尚礼也不再交际,开始一心向学,结果再试仍然没考中进士,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孙尚礼在弟弟妹妹的支持下,娶了继室,可这生活磕磕绊绊。”

“孙尚礼就一个穷酸书生,很要面子,他就靠给人写点文章过活,连养自己都有点困难,有了妻子之后,生活越发贫困,继室一看再这么下去,自己和儿子就饿死了,带着儿子就回娘家,再也不回来了。”

申时行问道:“他是举人啊,他到县衙里,哪怕是入流的官做不了,当个不入流的吏,也能养家糊口了。”

“他第一次娶进门一个娼妓,哪个衙门都不敢要他。”姚光启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申时行是嘉靖四十一年的状元,早年间申时行姓徐,是在舅舅家长大的,中了状元才改了申姓。

若不是因为天资聪颖,他连束修都交不起,他能就学,就是因为他是天才,后来拜师张居正,那更是一帆风顺,这辈子吃的跟头,全都是在阎士选身上栽的。

这可是连续两次官降三级的跟头,这跟头硬吃下了。

申时行是不了解举人生态的,举人的名声非常重要,娶个娼妓,你要是考中进士那是风流雅事,你考不中进士,就显得过于轻佻了。

衙门也要考虑这人会不会把整个衙门给连累了。

“原来如此,你继续说。”申时行了然,原来是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他也无法了解,举人他拢共就做了一年,第二年就是状元了。

姚光启这才继续说道:“孙尚礼就靠给人写文章谋生,生活越发的艰难,他就跟家里断了联系,他的弟弟妹妹来松江府找了四次,都没找到他,也只从同乡那里知道,他还活着。”

“后来,他写文章还出了事,他收了倭国商人的钱,为倭国商人张目,自那以后,再也没有哪家杂社,敢让他写文章了。”

自从陛下当街手刃写了《东征记》的陈有仁后,天下杂报没一个敢在倭国事儿胡说八道,因为陛下真的会发疯。

陛下登基十五年,这是最出格的事儿,美化倭寇入侵这种事儿,陈有仁也是罪有应得。

衙门不收孙尚礼,是对的,这家伙要是衙门的人,写这种文章,陛下会认为松江府不忠诚,从巡抚到衙役怕是都要被罢免。

孙尚礼的文章,虽然不是美化倭寇入侵那么严重,但总是收了倭国商人的银子,写点睦邻友好的文章,大概就是柔远人那一套叙事,要放下仇恨,放下偏见,开放前往倭国的船引,放开对倭特别贸易禁令。

这一套叙事没问题,是站得住脚的,但,唯独不能用在倭寇身上。

自从倭寇入侵朝鲜,皇帝下旨逮捕了所有的倭国商人,并且把倭国商人斩首示众后,孙尚礼就断了生活来源,靠在街上给人写代笔写书信、抄书为生。

就这样两年时间,饿死在了租来的远郊屋舍之中。

“他读书识字,给人抄书饿不死自己的吧。”申时行面色凝重的说道:“实在是饿得不行了,跑到衙门口,还是能讨口饭吃的。”

“要是一个举人饿死在了上海县衙的门前,我都不知道朝中的言官,会把姚知县骂成什么样。”

姚光启摇头说道:“去年叫魂案闹起来后,孙尚礼怕,就把仅剩不多的积蓄全都买了辟邪的法器,生怕被人给咒杀了。”

“而且那时候辟邪的法器一路高涨,他觉得拿着就是赚,结果很快法器就变了,他拿的那个法器,不能辟邪了,大和尚说失效了,需要重新买。”

“从去年开始一直饥一顿饱一顿,三五个月,慢慢就饿死了。”

“人饿死是需要挺长一段时间的,这也是为何赈灾时候,最开始粥棚施粥都能饱腹,会慢慢变少,不把人慢慢饿死,这流民会把府州县衙都给攻破了。”

人饿死,尤其是在大明松江府这种已经是商品经济的地方,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就米饭而言,可以换着花样吃,湖广米、江西米、山东米、占城米,甚至连辽东米都有。

“所以,孙尚礼饿死,是偶然事件?”申时行这才松了口气,只要不是屋里有一千个蟑螂就好。

姚光启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本奏疏,说道:“是偶然,但也不是偶然。”

申时行打开看了许久,姚光启这本奏疏,写的内容很有趣,说的是度数旁通,用数字,去描绘松江府必要商品和非必要商品,十五年价格增长速度。

必要商品,就是涵盖了衣食住行种种商品的价格,而且全都是以低价为主,比如湖广米、本地米醋、自家酿黄酒、松江棉布等廉价商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