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厨房,桂瑛正在给猪肚汆水,陈三姐在烧火,帮着看火候。
“差不多了,捞起来加水炖煮。”陈三姐跟着张秀芳打了几年的下手,手艺虽然算不得多好,但眼力倒是练了出来。
桂瑛也是个听劝的,立即用竹编的漏勺去捞猪肚,捞出来后又洗锅掺水,加入生姜片、葱段、大蒜将猪肚条放进去煮。
张秀芳带着柳叶进来,陈三姐就问:“账报完了?”
张秀芳点头,也舒了口气道:“报完了。”
陈三姐就笑着道:“报完了就好,免得你悬心,一早上眉头就没舒展过。”
张秀芳也笑了:“没法子,我不大识字,就有些麻烦。”
“那你回去也学学,你家几个孩子也识字,跟着学也有人指点,不像我想学还没个人能教我呢。”陈三姐道。
张秀芳回她:“你家那个不是识字吗?”
陈三姐摇头:“他只认识,但不会写,而且一大半都靠猜,不算识得字。等我存够了钱,就将我家幺儿送去学堂,正经认两天字,回来也教教我们。”
张秀芳道:“送学堂倒是费钱,若是只为了认字,倒不如送到后边院子里,我听人说有人私下里组了个小私塾,学费只有学堂的一半,也只教三字经与千字文,一次只收五个,你可以去问问。”府里的家生子不少,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差事,因此为了养家,好些人私下里都会干些买卖补贴家用,只要不被人告到管事处,管事们也当做不知。
陈三姐闻言,想了想觉得确实比送学堂划算,又向张秀芳打听具体的情况,张秀芳摇头:“我也是听葛大娘说的,你得闲了可以问问她。”
陈三姐点头。
桂瑛煮好猪肚,将煮熟的猪肚条捞了出来,张秀芳叮嘱道:“一部分浸泡在卤汁里,另外一部分留出来凉拌。好了,都忙到这个时辰了,桂瑛你还能休息两三刻钟,三姐今日下午就给你放半日假。”
陈三姐高兴的应了,想着回去打听一下私塾的事情。
桂瑛将猪肚条处理好,就去隔壁放东西的屋里,拿两根板凳一块板子搭了个简单的床铺,裹着一床薄被准备睡个午觉。
张秀芳检查了一下厨房的灶火熄了,这才带着柳叶锁门,却听见一个小丫头道:“张娘子,且慢锁门。厨房里可还有干净的热水,有的话,烦请张娘子为打一壶。”
柳叶回头,瞧见是茶水间的小丫头,就道:“我们熄了火,热水也不沸了。”
小丫头道:“倒也不妨,总比我用冷水烧热快些。”
张秀芳就接过她手里的铜壶,去给她打热水。
柳叶问:“秋儿姐姐,咋这么急着要水呢?”
小丫头回她:“刚才有婆子过来报,四姐儿病了,哥儿、姐儿都过去瞧了瞧,这才回来。回来要茶,我们茶水间里没有热水,怕主子们久等,就来问问。”
“四姐儿病了?可严重?”柳叶惊讶,四姐儿是早产的,身子本就不好,年纪又不足月,这么大点的孩子病了,情形有些危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