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海中的精神意识分为很多层。
精神图景是其中最核心、最隐秘的地方。它是一个人内心的具现化,将一切思维赤裸地袒露。
向导对哨兵的疏导分为两种,浅层疏导和深层疏导。
浅层疏导只是在意识浅层,不会越过精神图景的界限。这是普通的向导帮助哨兵恢复清醒的常用方法。
而深层疏导,意味着哨兵必须把自己的内心完全交给另一个向导。
郁眠枫很小就知道,自己将来会成为哨兵。
他也明白,自己迟早要面对这些。
曾经,负责监测他精神力的白塔人员对他露出惊愕的表情,很难说这是幸运还是不幸,不久后,他就被带回了白塔。
从此,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高层的密切关注。
那时还是战争时期,郁眠枫是同期孩子中精神力最强的一个,他被当作未来的希望来培养,白塔上下所有工作人员都对他寄予厚望。
幸运的是,没过几年,人类与外族的战争停止了。
前线对哨兵和向导的需求大大减少,白塔也不再是从前那个用血与泪铸成的地方。
边境停火之后,人类官方对白塔发出警示。
在人权协会的强烈要求下,白塔为这些曾被当作战争兵器培养的未成年哨兵和向导建立了特殊学校。
郁眠枫太过特殊,是同批次唯一的s级,关于他是否该回学校,白塔高层开了十几次会议讨论。
有人认为,郁眠枫这样的S级哨兵不该被埋没天赋,应特批直接进入军部。
但也有人强烈反对,认为郁眠枫年纪还小,按普通人的标准,还是上中学的年龄。
但是否让他回归校园,仍然是个难题。
郁眠枫每月的心理评估结果总是不理想。
也许是因为童年经历,郁眠枫对这个世界总像隔着一层屏障。
他仿佛站在墙的一边,沉静观察人们的举动,像是看客观察别人的人生。
他冷漠而警惕地看着每一个路过的人,不愿放下心防。
白塔高层早就为他寻找匹配度较高的向导,但郁眠枫既不愿接受疏导,也抗拒建立亲密关系。
塔内的医生说,郁眠枫内心深处有一道很深的心理防线。
他不愿对向导展示自己的精神图景,甚至连浅层疏导都拒绝。
这是哨兵中极为少见,向导们或多或少听说过他的事迹。
白明羲对这个小了自己三岁的s级哨兵早有耳闻。
原本他有家族独特的豁免权,身为高阶向导却不用去疏导任何哨兵,但当塔内公开寻找能疏导郁眠枫的向导时,白明羲却是满怀兴致地主动报了名。
白塔内外高度戒严,但内部不同的分区在联合训练时,也会偶尔遇见。
白明羲常常见到“郁眠枫”这个名字。
几个月联合军演的惊鸿一瞥,如今,再听到这个名字,却是却在白塔内部征集自愿向导为哨兵进行精神疏导时。
精神疏导的对象是郁眠枫。
白明羲想起他冷漠戒备的眼神。
……很有意思。
白明羲是向导中等级较高的,虽然没有实际与哨兵进行过链接,但在模拟精神测验中有着极高分数。
与他竞争的还有另一位向导,听说那人还是仰慕郁眠枫的,也同样优秀,但白明羲或多或少凭借着自己家族的势力,让名额最终落在了自己的手上。
白塔工作人员层层检查,才将白明羲放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