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慈眉善目资本家
虽然知道以她的全副身家,以她能付出的努力,在百万美元面前谈股份确实可笑,但安妮并没有放弃。
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她更要展示自己的价值。
而安妮也确实是个有心人。
在剧院学习班上课的过程,也是她拓展人脉的过程。
这不,她通过结交为剧场设计戏服的裁缝们,得到了不少芝加哥制衣厂的信息。
这些信息也帮助罗根顺利以一个较低价格收购了其中一家较大的制衣厂。
罗根也由此见识到了这个时代的工厂。
罗根收购的制衣厂在一栋现代化钢结构高层大厦内。
大厦共10层高达135英尺,每层楼的可用面积约9000平方英尺,而制衣厂占据了整整两层楼。
罗根才知道,芝加哥大多数生产工厂,并不是亨利·福特等工业家建造的大型工业厂房,也不是弗里兹·朗在其未来主义作品《大都会》中想象的那种工厂,而是规模较小、更私密的“楼内厂”。
譬如这栋大厦,容纳了数十家独立的制衣厂,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制衣产业链。
罗根在收购的制衣厂内,看到配备的奥德斯电梯、贝尔电话、胜家缝纫机,还有安全通道、楼梯和消防水桶,墙上也贴有禁止吸烟的警示以预防火灾。
看上去跟备受诟病的血汗工厂完全不同不是吗?
呵呵,那是因为还没看到更具体的工作环境。
每一层楼拥挤着两百台缝纫机,排成狭窄的十多排,工人的椅子背靠背放着,还有许多其他设备、裁剪桌、衣架、布料、衣服以及各种碎屑垃圾等,将9000英尺的空间挤得满满当当的。
工厂经理一边陪同罗根和安妮参观厂区,一边介绍道,
“工厂工人全部是女工,因为男工的工资至少是女工的两倍,雇佣女工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而且女工更容易管理。”
“她们要严格遵守工厂的各种条例,吃饭、上厕所、上下班都有人严格监控。每天工作10-12小时,每周工作6天。”
罗根面无表情,“真能保证每周有一天休息日?”
工厂经理讪讪而笑,“唔,虽然有固定的休息日,但由于服装业的季节性特点,她们一般也无法按时休息。”
他看到罗根没有太大反应,壮着胆子继续道,“在旺季,生产量加大,女工就需要加班,有时要工作到晚上9点,嗯,从早上7点开始工作。”
罗根觉得根本不需要问有没有加班费了。
“工人的工资有多少?”
“工厂是依据个人技术决定工资高低,从最低级的剪线头的练习生到手艺精湛的样品制作人,每一等级对应着不同的工资水平。”
工厂经理忖度着新老板的态度,小心翼翼道,“一般来说,熟练地掌握缝纫机,有一定技术和经验的女工,周工资在8—12美元之间……”
安妮跟在罗根身后,沉默的听着,沉默地看着女工们。
工厂的窗户多是关闭着的,因为要营造适合纺线和棉布湿度的环境,这使得工厂内一直处于较高温度。
空气中也充满了棉絮,时不时听到女工的咳嗽声;除此以外,还要忍受上百台机器同时工作的咔咔声,好像耳朵里住着缝纫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