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杂粮煎饼◎
晚上九点,红星电动车工厂下班了,余慧跟工友一起从厂子里出来,她们现在上班的这个厂子是整个县城最大的一个厂,上班的人也是最多的。
到了下班的这个时候,就跟她女儿学校放学的时候一样,一眼望过去全是人。
厂子外面停着很多小三轮,这些小三轮后面都亮着灯,摆着很多吃的,她们厂子里还有上夜班的,到了十二点多、一点的时候,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上夜班的工友就会出来买东西吃。
余慧今天不上夜班,但也加班到了九点,吃过的晚饭早就消化了,是有点饿。
以往这种时候,她都不会选择买东西吃,毕竟就快睡觉了,要是再吃,她一个中年女人,很容易长胖的。
但是今天她走到了卖山东杂粮煎饼的摊子前,工友陪着她,笑着问:“你姑娘又回来了?”
余慧笑着点头,对老板说:“要一个杂粮煎饼,再多加一个鸡蛋、一根火腿肠,还要一块这个里脊肉。”
加的东西有点多,价格也就上去了,十四块,余慧拿出手机扫码付了钱,这才对工友说:“今天周六逗嘛,她放假了,就来跟我住两天。”
三年前,她从监狱里出来了,一没本事二没钱,甚至连一个能帮衬她的家人都没有,好在她还有女儿,还有一个好心人,陪着她的女儿来接她出狱。
余慧在福利院里住了两天,打心底里,她特别想让女儿以后就跟自己一起生活,她随便找一个工作,在火锅店端盘子、洗盘子都可以,只要能和女儿在一起。
但现实是残酷的,林易帮她问了租房的价格,两室一厅就要八九百一个月,一室一厅也是六百多,听起来不多,但在县城端盘子,一个月工资也就三千块钱,这还是给得不算少的。
再加上她们母女俩的生活费,她可以吃差一点,但女儿不行,女儿还要读书,要用脑,在学校吃一顿饭就是差不多十块钱,两顿是二十,一个月下来六百,放假之后,还得给女儿做些好吃的,再加六百,就是一千二了。
水电物业一个月算一百块,一个月的花费就已经是两千多点了,这还没算女儿的资料费、每季购置新衣服的费用。
这么看来,一个月三千块钱根本不够用。
犹豫挣扎了很久,她跟女儿莎莎说了这些事情,又跟林易商量了,三个人一致认为在高中毕业前,莎莎还是留在福利院比较好。
首先莎莎待在这里不需要房租,而且每个月有补贴,完全能支撑她一个月的花费,其次,莎莎在福利院,余慧就能轻松一些,她可以找工资更高的工作,多攒一些钱。
当然工资更高的工作不好找,余慧租了房子之后,端了一段时间的盘子,后来认识了其他人,被介绍进了现在的这个厂子,虽然上班时间多了不少,但工资的确高了很多,算上加班,她一个月干下来能有五六千呢!
她又很省,一个月能攒下来三四千,县城的房价大概五千多一平,她想自己多攒几年,买个两室一厅的小户型房子,这样她跟女儿就有属于自己的家了。
气温挺高的,不怕杂粮煎饼会冷,余慧把煎饼系好挂在电动车的把手上,启动电动车,跟工友一路,回家了。
她租的房子距离厂子还有些远,但县城本来就不大,所以骑车十分钟就到了租房子的小区。
是以前的那种老小区,七八层楼的高度,没有电梯,看起来就脏脏的,但这里的房子比县城的那些新小区租金便宜不少。
爬楼梯到了六楼,拿出钥匙打开门,黄色的灯光倾泻而出,余慧走进去,一边换鞋一边往客厅看,果然看到了坐在沙发上转头看向自己的女儿,脸上不自觉地出现笑意,女儿站起来朝自己走过来,余慧把手上提着的煎饼拿出来,“山东杂粮煎饼,要不要吃?”
李莎莎赶紧点头:“要!”
从妈妈手里接过煎饼,她开心地说:“妈妈,我们一人吃一半!”
余慧换好了鞋子,反手关上门,说:“要得!”
她跟在李莎莎身后进了厨房,看着女儿拿到把煎饼给切成两半,她则站在洗手池前洗手。
“妈妈,给你。”
手洗干净了,余慧赶紧用帕子擦手,接过了一半煎饼,看着女儿迫不及待咬了一大口,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说:“啊,还是妈妈你买回来的煎饼最好吃!”
余慧的心里立刻就满满胀胀的,满是快乐,她一眼不错地看着自己的女儿,说:“明天晚上,妈妈还给你买!”
“不行了,妈妈。”李莎莎又咬了一口煎饼,嘴巴被塞得满满的,她现在已经很少这样吃东西了,但她知道在妈妈面前这样吃东西会让妈妈开心的,她说:“明天星期天,下午四点就得返校,我晚上只能在福利院睡。”
倒不是她不愿意每晚都回妈妈这里,而是学校距离福利院要近一些,每天下了晚自习之后,已经没有公交车了,都是大哥哥来接他们,为了安全,她都是回福利院的。
余慧点头,突然说:“要不,妈妈下了班之后来接你吧?”
李莎莎摇头:“妈妈,这样的话,你睡觉的时间就太少了,你早上七点半就得上班呢。”
余慧算算时间:“够了,十一点睡,六点半起,都有七个多小时呢。”
余慧:“你明天回去跟你大哥哥说一声,我晚上来接你。”
李莎莎想了想,她晚上十点下晚自习,妈妈来接自己回到家也就十点半左右,动作快点,是能在十一点前睡觉,这样一想好像也行,毕竟大哥哥也很累的,每天晚上先是要接月月她们回家,之后还得来小茜,然后再来接她。
不接还不行,前段时间,听说高一有个女生自己走路回家,结果在路上被个老头□□了,学校就很重视晚自习后学生回家的问题,要求每个学生都得有家长来接才行。
她答应了,母女俩又说了会儿话,这才去洗漱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