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结滚动间,他腕间的手表和桌面轻轻碰撞,"战场上没有常规。"
空气突然凝固。杨浩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光遮住眼底的情绪。
我翻开陈默新提交的夜训方案,纸页间夹着的旧照片悄然滑落。二十年前的老顾穿着笔挺军装,身后站着青涩的杨浩,而另一张泛黄的剪报里,戴着蓝色贝雷帽的林峰正在维和营地升起国旗。
两个时空在白炽灯下重叠,却始终隔着岁月的鸿沟。
"我在军校研究过您的维和案例。"杨浩突然开口,声音放软,"用无人机残骸搭建通讯中继站的点子,确实值得借鉴。"他将水杯推向林峰,杯壁凝着的水珠在战术地图上晕开小片阴影。
林峰盯着杯中的茶叶浮沉,疤痕随着嘴角微动:"那年要不是顾参谋长亲自给我们做了指点。。。。。。"
窗外传来夜巡车的引擎声。
林峰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沙盘边缘,那里还留着我上周推演时留下的指痕。"下个月的红蓝对抗,"他突然转头,目光扫过我和杨浩,"我们需要一套能把指挥部变成移动堡垒的方案。"
熬了一个深夜,我实在困到不行,跑回宿舍洗了把脸。回来时正看到晨光刺破云层,我在训练场也看见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
杨浩正用平板电脑给新兵演示战术模型,阳光在他金丝眼镜上折射出冷光;而林峰单膝跪在泥地里,手把手教战士们制作简易陷阱,迷彩裤膝盖处的补丁随着动作微微起伏。两个身影隔着百米距离,却在同时喊出:"注意隐蔽!"
此时食堂飘来早餐包子的香气,炊烟混着晨雾漫过营区。
我望着他们各自忙碌的背影,终于读懂老顾的深意,杨浩的理论与林峰的实战,就像齿轮的凹凸两面,看似格格不入,却能在咬合转动间迸发巨大的能量。
当新兵们的口号声再次响起,红蓝相间的训练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属于我们的新战场,正在晨光中徐徐展开。
新兵们的口号声震得训练场尘土飞扬,我的手机在裤兜里突然震动起来。掏出来时,屏幕上"爸"字的来电显示刺得人眼眶发烫。老顾极少在训练时间打电话,除非。。。。。。
"喂?爸。"我转身避开嘈杂,作战靴碾过碎石发出沙沙声响。
听筒里传来轻微的电流声,混着老顾刻意压低的咳嗽,"和林峰、杨浩磨合得怎么样?"他的声音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带着不易察觉的沙哑。
我望着不远处正在示范格斗动作的林峰,他的作训服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杨浩则拿着记录本和几个连长激烈讨论,笔记本边缘还沾着上午训练时蹭到的机油。
"比预想中顺利。"我握紧手机,指节泛白,"林峰的实战经验让训练方案更贴近战场,杨浩用数据模型优化了很多细节,他们配合起来。。。。。。"
话没说完,就听见老顾在电话那头轻笑,带着几分欣慰:"那就好。杨浩脑子活,林峰敢拼命,你多听他们的。"
他的声音突然顿住,监测表的蜂鸣声隐约从背景传来,"当年我带他们的时候,一个总爱和我争理论,一个总闷头往前冲。。。。。。"
"爸,您是不是又熬夜看资料了?"我皱眉打断他。
电话那头传来我妈的嗔怪:"一野!说好了测完血压就休息!"
老顾匆匆应了句"知道了",又对着听筒嘱咐:"别总想着证明自己,该服软的时候。。。。。。"他的声音突然模糊,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喉咙,"爸爸只盼着你和兄弟们都平安。"
电话突然挂断,忙音在耳畔嗡嗡作响。我抬头望向天空,几朵白云正慢悠悠地掠过训练场,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给林峰和杨浩镀上一层金边。
林峰正手把手教新兵拆解枪械,动作利落却不失耐心;杨浩则蹲在地上,用树枝在泥土上画着战术路线图,几个战士围在他身边听得入神。
"老顾!"杨浩的喊声传来,他晃了晃手里的对讲机,"师部刚发来新的演习预案!"
我把手机塞回口袋,快步朝他们走去。风卷起训练场的尘土,恍惚间,我仿佛看见二十年前的老顾,也是这样站在同样的阳光下,带着年轻的杨浩和林峰,向着未知的挑战昂首前行。
夕阳西下时,林峰和杨浩还在争论演习方案的细节。
我默默给老顾回了条短信:"爸,放心,我们都在。"发送键按下的瞬间,远处传来晚点名的号声,悠长的旋律裹着训练场的热气,融进漫天晚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