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珣在林如海的书房中待了一会儿,便要去看望一下林黛玉。
“林妹妹,在家中一人过得可还好?”贾珣看着林黛玉,出言问道。
只见林黛玉现在眉目间的忧思已经比先前消失了很多,心情舒畅之下,整个人的气色也好了很多。
看来林如海的回京对其影响很大。
依贾珣看来,林黛玉这性子太过聪慧多心的人,还是不适宜居住在别人家寄人篱下。
林黛玉让紫鹃给贾珣沏茶,然后说道:“上个月我在外祖母府里待了一天,也还好。”
贾珣看着递茶过来的紫鹃,看了一眼,笑道:“林妹妹过几天是二叔的诞辰,那天你也过来府里玩一会吧。这不是紫鹃么,老太太把她给你带了来了?”
只见紫鹃笑了笑,没有说话。
林黛玉接过话题说道:“是的,外祖母把紫鹃分给我带回府里了。过几天我也会过去的,顺便还要看看几位姐妹们。”
两人说了一会儿家常话题,只见林黛玉问贾珣近来读书的进展。
贾珣脸色诧异,说道:“林妹妹,你怎么问起这个来了?我记得你先前一般都不说仕途进学这些事情的。”
要说薛宝钗、史湘云等说这个,贾珣不会感到奇怪,若是林黛玉说这个内容,怎么感觉画风有点怪。
贾珣若有所思地说道:“先前看姑父那本书,让我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此番在南监待了半年,也见识到很多才学出众,惯作文章的几名同年。让我见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以后有不懂的还是要多来向姑父请教才行。”
林黛玉莞尔一笑,说道:“看来此番南下,珣哥哥收获颇丰,要说举业文章,我也实在没有十分擅长的。若是论排律诗,先前我还以为比哥哥更擅长一些,后来听三妹妹说起你书房里的两句诗词,还有先前你说的那两句,我也究竟不敢说比你强。”
贾珣心中知道,那两句诗可不是他自己做的,风刀霜剑那一句也是抄林黛玉本人的。
他只是一位文抄公罢了,实在不敢说作诗是他的长项。
贾珣笑着摆手说道:“书房那两句诗实在是我从一位老先生那里抄过来的,不能称为我自己的拙作。论写诗方面,我还是要跟妹妹学习才是。”
林黛玉笑着露出嘴角两个小梨涡,半歪着头,说道:“我想到一个法子,年后大家都渐渐大了,咱们也学那些士子们结诗社,大家一起联句作诗,岂不又好又便宜?”
眼下已经是嘉治十二年的十月,说起来,过完年后,基本都是十一、十二至十三岁的少女、少年的样子。
正是正值青春年少的美好日子。
只不过贾珣已经过了弱冠之年,过完年后便是十六岁,到了一般世家子弟娶妻生子的年龄。
贾珣作为一名大龄青年,混入进这些少年与少女的行列中,总感觉怪怪的。
贾珣思索了一会,笑道:“林妹妹你这提议好,是一个消遣娱乐,陶冶身心的好法子。回去我也找姐妹们说说,年后结诗社,大家报名入社。”
贾珣又看着身形逐渐长开,但是眉眼还有些怯弱不胜,身形如弱柳扶风的林黛玉,说道:“林妹妹,你的身子看起来还是有点瘦啊,应该多走走,多吃一点才是。”
林黛玉怔了怔,看了一眼自己身上,不大服气地说道:“哪里瘦了,我先前一直都是这样。你血口喷人,我比先前还多吃了一点,只是看起来如此罢了。”
贾珣却要拆穿林黛玉的逞强,说道:“前两日我过去看云妹妹,她看起来比妹妹你大一号。咦,妹妹你看来是被说中了吧,别打人啊。你看紫鹃,也比你看起来健康一些。”
贾珣一面躲闪着林黛玉要过来撕他的手,一面叫紫鹃过来拦住她们家的小姐。
贾珣和林黛玉玩闹了一会,贾珣说了句软话,各人才丢开手,林黛玉才算没有计较下去。
贾珣又留了一会,说了一阵话,然后准备离开,“林妹妹,过几天二叔生日再和你说会话。天色不早,我也该回去了。”
林黛玉忙起身问道:“哥哥不吃了饭再走?”
贾珣左右看了看,远离了林黛玉好几步,说道:“不了,省得以后妹妹饿瘦了,说是我抢妹妹吃的。”
“你还说,看我不把你这烂了嘴的撕了。”林黛玉半是恼怒,半是好笑,势要让贾珣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