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抢来的皇后在线阅读 > 第44部分(第2页)

第44部分(第2页)

唐韵曦的眼神太美太温柔,不似往日般有神, ;多出了几分让文景年看不明白的情愫,那样温柔含情的目光,让她的心跳不自觉地加快,胸中有一种不知如何抒发的情绪涌起,让她突然有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她觉得唐韵曦应该是喜欢自己的,这样的认知让她的精神无比的兴奋。可是与此同时,她脑中又突然记起了昨日唐韵曦是如何不惜冒雨去寻她表哥给她的锦囊,直至病倒的地步,那个想象中的画面一遍遍地在她脑海里回放,让她的眉头越拧越紧。

文景年脑子里乱糟糟的,情绪一时大起大落,她突然感到莫名的烦躁,那种烦躁让她的理智消失殆尽,她不愿再去看唐韵曦的目光,不知过了多久,她觉得自己快要被折磨地透不过气来了,几乎是无意识地突然问出了口:“韵曦,你还喜欢你表哥吗?”

刚一问出这个问题,文景年就有些后悔了,只觉方才两人间温馨的气氛荡然无存。而眼前唐韵曦的沉默,就像是在无声地拒绝她,她突然觉得自己此刻狼狈至极,以至于想要马上夺步走开,可是她的腿就像灌了铅般怎么也迈不动……心闷堵地透不过气来,可就在此时,唐韵曦却突然倒在了她的怀里,她的额头触到了文景年的脖颈,竟是滚烫的触觉。

“韵曦——”文景年这才发现,唐韵曦闭着眼已经昏迷了过去,她竟然在发高烧。

“传太医!”文景年再没有心思去想其他,紧紧抱住已经昏厥过去的唐韵曦,将她的头靠在自己胸前,咬着唇,几乎是朝着外头大声吼道。

唐韵曦醒来已经是两天后,模糊中她看见床边蹲着一个人,“郡主!郡主!娘娘醒过来了!”那人见她醒来,突然转过头急切地开口,清脆的声音让唐韵曦听出是文竹,只是她的身体还太虚弱,她努力想要睁开眼来,最终还是抵不过倦意而再次沉睡了过去。

文竹的声音惊动了站在窗前的凌雪华,她很快走到床边,蹲□子查看着唐韵曦的神色,目光认真中带着关切,过得片刻,似终于欣慰地松了口气道:“娘娘的身体无大碍了,接下来要好好调养。”

凌雪华说着一些注意事项,文竹不停地点头记下,情绪显得有些激动,望着唐韵曦时,眼圈里隐隐蒙着圈水雾。

“好了,就这些,文竹你按着太医留下的方子,让御药房速去熬药,记得快些送过来,药凉了效果就差许多。”

这时外头一个女医官却恭敬地走了进来,躬身道:“这药由微臣去厨房为皇后娘娘熬制就好,熬好了微臣会立刻亲自送过来,请郡主宽心。”

凌雪华有些疑惑地看向这个穿着太医服的女医官,文竹站起身来,忙不迭地向她解释道:“郡主,这位是皇上特地指派来为娘娘煎药的御医,皇上说这样就不会耽误娘娘喝药的时辰。还有这几位嬷嬷,都是宫里品阶极高,经验老道的嬷嬷,其中一位还是先前伺候过太后的,皇上将他们指派到了娘娘寝宫,皇上说以后娘娘有何事要差遣,这几位嬷嬷哪个宫里都是能去得。

还有,皇上还给了奴婢这个令牌,说以后皇后宫里短了什么,或是要传唤什么人,奴婢都代娘娘去办,没有谁敢拦奴婢,若是有什么不懂的话,就问这几位嬷嬷便是。”

文竹这一番话下来,凌雪华几乎听得愣住了,原本之前看皇帝的神色态度,凌雪华以为皇帝与皇后娘娘之间有什么误会,还担心皇后娘娘会因此遭冷遇。可如今看来,应是她多虑了,皇帝为皇后娘娘考虑地面面俱到,可见关怀甚重。原本她应该放心了,只是不知为何,凌雪华却有种奇怪的感觉,皇上交代的太过周全,就好似再不打算来这儿了一般。

67晚宴

凌雪华的猜测应验了;一连半月,皇帝都没来过皇后寝宫;甚至连凌雪华在太后处请安都没遇见过皇帝。

听太后说;皇帝最近很忙,朝堂上对和亲一事吵得沸沸扬扬;皇帝力主废黜和亲;可是大臣们意见不一,众说纷纭,其中尤以丞相一派反对最高;在朝堂上与皇帝针锋相对;导致和亲一事议了半月也未定夺下来。然而这几日,却又发生了几件大事;其一便是数年来统兵在外的恭亲王突然开始回京上朝了。

说起来,这位恭亲王算是先帝一辈权势最大的亲王,当年曾领兵助先帝一举平定了七王之乱,先帝大悦,一度授他以极大的军权。只是后来被李义山等众多朝臣谏言,怕他功高震主,震慑皇权,才不得不削去了他不少头衔,甚至将他调离京城。不过先帝年轻时对他十分重用,私下里仍旧让他执掌了不少实权。先帝没有看走眼,这位恭亲王确实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自被外放到禹州的几十年里,他手下的军队日益健壮,逐渐将禹州三郡发展成了文朝的一大军事重地,成为了镇守关中的一道屏障。

出于避嫌,恭亲王自被先帝外放之日起,就很少再踏足京城。然而先帝年迈后却对拥兵千万的恭亲王越发忌惮起来,几度想要罢去恭亲王的兵权,甚至借五年前那次寿宴的机会将他的女眷子嗣都软禁在了京城,用以牵制恭亲王。这一举动,致使恭亲王与先帝之间的君臣关系产生了无法挽回的嫌隙,以致后来恭亲王屡次借故拒绝入京,只在先帝发丧时来了一趟京城。而在如今这样特殊的时刻,恭亲王却甘奉皇帝的旨意孤身回京,使得朝堂上的风向一时更加变化莫测。

朝堂之上的种种玄机,自然不是身在后宫之中的人所能洞悉到的,最多也就是听到些风声罢了。凌雪华从太后口中获悉,皇帝半月来除了上朝,与大臣议政,其余时间几乎是宿在了御书房里,就连太后都没多少机会见到皇帝。怕皇帝过度埋头朝政而折损了龙体,太后心中自是忧虑不断,皇帝身边的小德子是个人精,知道太后的顾虑,特意私下跑来通风报信,说皇上身边有位‘聪明伶俐’的宫女全心伺候着,让太后不用担心。

小德子此举本是想让太后宽心,没想到太后听了这下反倒不能宽心了。要知道,皇帝自小就不喜宫女近身伺候,即便是真心欢喜皇后,大婚后也一直是相敬如宾的态度。虽然太后对皇帝这般不通风月的秉性和未来的子嗣问题略有担忧,可也绝不能放任宫里哪个不知根底的狐狸精伺机去勾引皇帝。

太后内心波涛汹涌,表面上却是滴水不漏,暗地里派人去把皇帝身边的那个宫女查了个清楚。查了才知晓,原来这‘聪明伶俐’的宫女竟是恭亲王家的郡主文沁珠淘气下所扮的。

乍一听,太后手里的茶杯差点没端稳,早闻这文沁珠乃是恭亲王的掌上明珠,在禹州时深得恭亲王的宠爱,地位比之她几位兄长都高上许多,也因此生就了极娇宠的性子。当初皇帝不在宫里,太后无奈之下答应李义山将文沁珠送去和亲,太后心中一直都是有隐忧的,一面忧心文沁珠这样娇宠的性子怕是吃不了苦,到时还不知会闹出什么事来,另一面更忧心恭亲王知道了后不肯罢休,只是当时情势所迫,才不得已做了这个决定。

虽说后来皇帝冒着两国交战的危险,将文沁珠从半路上给截了回来,可是这郡主的名节总是不可避免地受了些折损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