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磊村的村民绝大部分都醉倒在了流水席上。坎头村那边亦是如此。
林十三靠在椅子上打起了盹。
突然间,八保山的方向传来“轰轰轰”的巨响。
陈大成惊呼道:“什么声音?”
林十三明知故问:“是啊,这什么声音?你们乌南这边十一月还打雷嘛?”
孙越在一旁道:“许是地动了吧?”
地动即后世所说地震也。
巨响一共有二三十声,随后归于平静。
陈大成一脸狐疑:“到底是什么响动?”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二十几个人冲入了村中。
这二十几人,是今夜倍磊村派在八保山中看守十二口矿井的村民。
其中为首的汉子惊呼道:“族长!可出大事了!倭。倭寇!”
陈大成问:“你慢点说。倭寇怎的了?”
为首的汉子捋了捋前胸,顺了顺气:“一两千倭寇进了八保山,我看他们人多势众,没让看井的弟兄们跟他们纠缠。我们一同跑回来喊援兵。”
“刚跑了没多远,就看见他们用火药把矿井口全给炸了!”
陈大成听了这话急火攻心,差点晕过去。还是林十三眼疾手快扶住了他。
陈大成问:“你说倭寇把咱们村那十二口矿井全炸了?”
汉子答:“不光咱们村的十二口矿井,还有坎头村的十八口,被倭寇一起炸了!”
陈大成勃然大怒:“倭寇,我艹你亲娘祖奶!都他娘别睡了!全村都给老子起来,抄家伙进山打倭寇!”
林十三却道:“陈族长,请冷静!乡亲们都已烂醉如泥,就算叫醒他们,他们酒劲未散,身上也没有气力跟倭寇周旋。”
“你硬要带着一群醉汉去打倭寇,无异于带着他们送死啊!”
“再说了,当兵的吃着皇粮,皇粮取之于百姓。就算打倭寇也应该官军去打,凭什么让老百姓上阵?”
“我看不如这样。戚继光将军如今身在金华府。孙越,你骑快马去金华府请戚将军调动金华卫所军,前来八保山打倭寇!”
孙越颔首:“得嘞!我这就去搬救兵!”
陈大成仔细思索一番,事到如今也只能听从林十三所言,等待戚继光的“救兵”。
坎头村那边也被张伯安抚,等待救兵。
且说八保山中。戚继光问手下一名千户:“都探查清楚了嘛?炸了的矿井能否清出井口再用?”
千户答:“回副帅,咱们今夜用了两百多桶火药。火药炸了之后井里的坑木根本支撑不住,早就塌方了。就算清出井口也是白搭。”
戚继光如今是浙江都司同知,故千户称他为“副帅”。
戚继光颔首:“好!把弟兄们聚集起来,脱下倭服,换上鸳鸯战袄。倭服统统给我烧光。”
“告诉他们,今夜每人发五两现银。若有多嘴多舌,走漏风声者,一律杀无赦!”
千户有些担忧:“副帅,有道是人多嘴杂。即便您下了军令,恐怕他们迟早会守不住秘密。到时候传到吴、陈两姓耳朵里,您的招兵大事就黄了。”
戚继光压低声音:“无妨。金华卫这两个千户所,我会让胡部堂把他们调往闽南。到时新军在浙东,炸矿的‘倭寇’在闽南,没有交集,自然不会泄露秘密。”
倭服被堆成了一座小山,戚继光将火把扔了上去,顿时火光冲天。
翌日清晨。
坎头村、倍磊村分别收到消息:戚将军带着二百总督亲兵、两千金华卫所军赶到了八保山,“打跑”了倭寇!
两姓村民在族长的带领下来到了八保山中。
他们发了疯一样扑向自家矿井口,却发现矿井已塌。再想凿井开矿挖铜,至少需要三年时间。
乌南贫瘠,三年没有铜矿的进项,百姓们恐怕都要活活饿死。
林十三将吴惟忠和陈大成喊到了一处。戚继光站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