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拳意圆满
李沉舟眼中精光暴涨,直视莫擎苍:“真人此言,未免太过理想,觉险而避乃机缘所至,非人人可期。”
“纵能预知,世间亦有避无可避之劫!释迦成道,天魔阻路,尚需行金刚怒目,降魔手段!强如泰山,亦有地龙翻身,雷霆加身之时,一味清修避让,不修破障锋芒,遇真正大劫,岂非如朽木遇天火,顷刻化为飞灰?此非逍遥,实为坐以待毙!”
莫擎苍眉头微蹙,显然没料到李沉舟词锋如此犀利,更引佛门典故与自然伟力反驳。
但他道心稳固,立刻回应:“释迦降魔,乃成道必经之劫,非常态。金刚怒目,亦是慈悲护法。神通越强,所引劫数愈重,魔障愈深。”
“阁下拳意浩大,锋芒所指,仇怨必结,因果缠绕,如同身处漩涡中心,纵然天下无敌,亦是举世皆敌。此等境地,如同手持绝世神兵,却日日与顽石硬碰,纵使神兵不折,持兵者亦难免身心俱疲,伤痕累累。唯有超然物外,不滞于物,方能得真正大自在。”
他目光灼灼,劝诫:“阁下已临深渊之畔,何不放下这杀伐戾气,以阁下之天资,体悟泰山厚德载物之真意,方有望如这泰山长生久视。”
泰山,玉皇顶,阴影深处。
几双眼睛,死死锁定着封禅台上对峙的两人。
“莫真人不错,以泰山地脉与千年人文精神为基,辅以这‘请岳大典’布下的阵势,言语如刀,直指本心,已将李沉舟的气势压制了下去。”
刘沐白在暗中低语,闪过一丝赞叹。
莫擎苍的话引动整个玉皇顶的气场,如同泰山压顶,扰乱李沉舟的精神世界。
武运隆目光冷冽,接口道:“不止如此,那祭坛所处之位,正是地脉交汇之处,莫真人借‘请岳’仪轨,非是单纯的仪式,更是将天地之势统合于祭坛之上,加持己身,他此刻言语,已非一人之论,而是携泰山之重,在拷问李沉舟的武道意志,要让他气势衰竭,心灵出现破绽。”
“只待他意志被夺,身心皆现疲态,便是我们雷霆一击之时。”
封禅台上,莫擎苍的话语压迫向李沉舟,如同汇聚了泰山万古重量。
他站在那里,仿佛不再是一个老道,而是亘古山岳的意志化身,在宣判李沉舟的末路。
李沉舟面色依旧平静,目光扫过那座祭坛。
这根本不是什么“请岳大典”,这是一场为他精心准备的杀局。
莫擎苍借这祭坛统合地脉磁场,将自身精神与泰山的“势”与“神”短暂融合,以此获得泰山之精神威压,配合词锋,要从根本上击垮他的信念。
……
莫擎苍面色古井无波,内心沉稳运转。
他感知到李沉舟在其言语和天地之势的双重压迫下,气势已然被压制。
只需再进一步,便可将其武道意志打入低谷。
然而,就在他气势最盛,准备发出最后一击,彻底碾碎李沉舟道心之时。
李沉舟猛然抬头。
他眼中非但没有被压制后的晦暗,反而爆射出前所未有的璀璨神光。
莫擎苍心中骤然一紧。
如同龙吟虎啸,李沉舟声音传来:
“莫真人!你口口声声趋吉避凶,游离红尘,那我问你!”
“我本意只观泰山气象,悟我拳意,与尔等何干?为何是你等设下此局,主动来犯?这,是否是你口中那不得不避的凶?而你等,又是否成了我道途上的魔?”
“如今尔等主动为魔障逼我至此,我挥此不祥之器,斩妖除魔,是否正是那不得已而用之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