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阮青黛尽自己最大努力又做了一个圆形的木片,圆形的直径和木片的长度要差不多大小。
弄完圆形木片之后,再在中间弄出一个洞,和木棍的粗细大小一样,再从底部卡进去,这样一个集风盖就做好了。
阮青黛拿木棍向着集风盖和扇叶敲了敲,让它更紧实一些。
这时候再拿一个顺手的木棍中间凿出一个洞,再串到集风盖的下方,这个可以不用卡的那么死,因为它是要活动的。
做好这样一个鼓风器之后,阮青黛把它拿到那个圆形泥圈里扣住顶端之后试着转了转,大小刚刚好,现在再封口。
封口不用全部封死,阮青黛用黄泥顺着泥圈的外壁往上封,顶端留出鼓风器大小的口就行了。
因为之前在泥圈的上边横着一根木棍,现在这个鼓风器的木棍长过那个木棍了,阮青黛先比划了一下长度,再用刀砍去多的那一截。
再在上方横着的木棍中间凿出一个洞,用来卡住鼓风器木棍的底端,这样顶端卡住泥圈里面,底端卡住上面的木棍,整个鼓风器就被固定在泥圈了。
为了怕两边的木棍不结实,阮青黛还专门用藤条绑了好几遍。
再试着推了推,木棍纹丝不动,阮青黛从土灶里面夹出还有一点火苗的柴放进炉窑里面,再堆了些柴。
阮青黛来到鼓风器这里,双手握住顺手的木棍开始上下鼓风。
不一会儿另一边的炉窑开始浓烟滚滚,成功了!
阮青黛兴奋的搓手,她的水缸不是梦!
现在开始做泥胚了,阮青黛先像揉面一样揉着黄泥,时不时的加点水,说实话,做这一步的时候,她想吃包子了。
甩开不切实际的想法,阮青黛专心的揉泥。
揉好之后,干度差不多了,阮青黛开始把泥搓成长条,再拿一大块泥弄成圆形作为陶胚的底盘。
底盘弄好之后,再把刚才搓好的泥条围着底盘一层一层的往上码,每一条泥条之间阮青黛都用的是木棍进行拉胚。
因为怕失败,所以阮青黛依法炮制,做了两个大小相等的陶胚,陶胚的大小和现代的水桶差不多一样大。
做完陶胚之后还不能直接放进炉窑,这个时候需要晒胚,阮青黛把做好的两个陶胚小心翼翼的搬到洞里的火堆边烤着,为了烤这个陶胚,她专门又去生了火。
因为晒胚要好几个小时,趁着晒胚的功夫,阮青黛把院子简单的收拾了一下,然后又背着自己刚才用来装黄泥的背篓去小溪边,放在水里冲了冲,然后又去栗子林里捡了一背篓柴火回来,上次捡的木柴经过她的造作已经快要烧完了。hr
()
span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