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路程比去县城更近,在这里摆摊更方便安全不说,他们还可以选择直接卖给爵爷家的铺子。
这样他们便没了后顾之忧,根本不会发生白跑了一趟卖不出货的情况。
当然,大多数人还是愿意自己摆摊卖货,这样能多要些价钱。
对村民自发办了个大同集市这事儿,顾洲远的态度是很支持的。
在他封地范围办集市,他也没有收取任何的摊位费。
反倒是让“村委办事处”的人给商户们提供些热水。
大同集市每逢“三”、“八”开集,今天是腊月十八,又是年根底下,所以这个集比往日要热闹不少。
汪白皮跟大儿子汪大欢一起推着木板车,把家里打的一些小桌小板凳拉到这里来卖。
他们是隔壁汪家屯的,村里的木匠一般少有出来摆摊的,都是村民们上门定制些家具农具。
生意都是被动的,大同村集市搞起来后,他们淡季也可以在家做些小家具,等到逢集的时候来卖,算是为家里增添了些收入。
最关键的是,不用苦等生意上门,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反正最后有顾爵爷家的铺子兜底,最后都能卖出去。
“爹,下回能不能让大庆也跟着一起?路上跟我换换手推车也行啊,这一路过来好悬没把我给累死!”汪大欢一边解推车上的绳子,一边抱怨道。
这里虽然比去城里近好多,但是起个大早推着一车东西走山路,确实也是累够呛。
王白皮冷哼一声:“年纪轻轻的这一点苦头都吃不了,想当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给人家送货,都是挑着担儿翻山越岭,也没怨天怨地的!”
“爷爷,二叔在家里啥活儿也干不好,让他跟您来卖货,我爹留在家里做家具,这样不是更好吗?”
说话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长得还算周正,只不过皮肤有些黝黑。
不过农村里的女子,大多都不怎么白就是了。
这姑娘名叫汪小菊,正是上回顾洲远三婶汪氏的堂侄女。
那一回汪氏说媒想要介绍给二柱的所谓娘家侄女,便是她了。
最近几回大同村逢集,她都会跟着爷爷爹爹他们一起来赶集。
卖些山上采的草药山货贴补家用。
其实这些草药山货都不值几个钱,但反正离得近,要是到城里根本就没人愿意去买。
到大同村顾爵爷这边还能换几文钱,有时候在山上运气好,来一趟集市,甚至能卖上二三十文钱。
这已经让她异常的满足了。
托顾爵爷的福,现在她上山找山货,家里人也不会骂她躲懒了。
其实她来大同村赶集还有更深层次的目的——家里人让她多到大同村走动。
先混个脸熟,将来说不准能有机会能嫁到大同村来呢!
要知道大同村现在可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好地方。
不知有多少女子想嫁到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