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汴梁记事 > 第十四章 离开复州城(第2页)

第十四章 离开复州城(第2页)

听了李若莲解释,吴忆才明白此次目的地是蜀国成都府,从复州坐船沿汉水逆流而上,过襄州,再往前便是蜀国金州,继续前行至蜀国兴元府,从兴元府沿金牛道直至成都府。

去蜀地虽然经过荆州走水路最近,但是荆南高氏对所经行商盘克重税,任意扣押人质,所以之前李若莲未经过荆州,而是绕道复州。

次日,天近午时。

杜世宽亲自带十几个军士护送吴忆三人前去渡口坐船,快到渡口时候,远处一条大江便徐徐展现在众人眼中。汉水缓缓流向远方,水上泛起了淡淡的烟波,两旁的芦苇仿佛一望无际,和远处的田野交织在了一起。

不长时间众人便到了渡口,渡口栽着些柳树,垂下的丝绦随风舞动。

杜世宽将准备好的一些通行文书交给吴忆,吴忆将之前那处小宅子的地契又还给了杜世宽,杜世宽无奈只得收下。

还是到了临行时刻。

杜世宽不由得有些唏嘘:“贤弟,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请!”

吴忆站在客船船头,向杜世宽拱手道:“杜兄,保重!”

老艄公悠悠一声“开船”,客船桅杆之上便升上船帆,开始沿河而上。船上有四个人撑船的艄公,均是皮肤黝黑,头戴斗笠。

船渐行渐远,直到看不清杜世宽,吴忆才和重新换上一身男装的李若莲回到了船舱。

客船设有四五间舱室,里面有桌椅床铺、茶水饮食,也可随时打开船边的窗户浏览沿河风光。

卢应昌虽生于荆楚之地,但仍然是个不识水性之人。船甫一开动,自己便躲在一处房间干呕起来。

吴忆、李若莲倒是没有卢应昌那么激烈的反应,一边煎茶,一边观赏窗外风光。

不知不觉行驶了已三天时间,襄州城远远在望。老艄公告诉吴忆,汉水南边是襄州城,汉水北面是樊城。樊城沿江一条长堤,十几个码头一字排开,码头上便是客栈,最为方便。

卢应昌已经承受不住晕船之苦,央求停船靠岸。

吴忆、李若莲立在船头,江风拂面,吹得李若莲流苏乱飘,别有一番韵味。

吴忆向李若莲说道:“都已在船上三日,如今天近傍晚,不如下船找个客栈住下,明日再走。”

李若莲点点头说道:“忆哥哥,这里几百年前便被描述成‘往来行舟,夹岸停泊,千帆所聚,万商云集’,如此繁华之地,我倒要见识一番。”

吴忆让老艄公将船停在一处码头,周围同样停泊了不少的船帆,甚是密集。

吴忆和李若莲、卢应昌上了岸,和老艄公约定明日再回来乘船。

襄州在大周治理之下,变得逐渐繁荣起来。三人上了码头,往前走了不远处就看到街道上人群熙熙攘攘、车水马龙,街道两侧灯火通明,比复州城要繁华许多。

走过一处石桥,眼前便看到一座三层的四方楼,门前挂着两个栀子灯,牌匾上写着天香楼,竹管丝弦之中夹杂着男女欢笑之声,瞬时飘荡过来。

卢应昌看的心花荡漾:“主子,这是个好地方啊。”

吴忆莫名其妙:“这是一处吃饭的酒楼么,还有人演奏,如此热闹呀!若莲,要不我们进去填饱肚子如何?”

卢应昌笑道:“好呀,主子,我就知道你也喜欢!只是……”

李若莲脸上浮出愠怒之色,轻咳两声,瞪向二人:“男人果然没一个好东西!”

说完李若莲竟扭头向街道另外一个方向走去,吴忆莫名其妙,若莲不饿么。

看李若莲走远,只好叫住卢应昌慌忙追了上去。

吴忆边追边问卢应昌:“老卢,那里究竟是什么地方?”

“自然是喝喝花酒,欣赏风月的地方了。主子,我看定是李姑娘吃醋了。”卢应昌答道。

吴忆哪里还不明白,刚才那地方竟然是青楼,于是抬起脚踹了卢应昌一下。

卢应昌委屈道:“主子,李姑娘定是喜欢你……”

吴忆听罢,抬腿又是一脚踹向卢应昌。

三人还是找了一处提供食宿的客栈,要了三间客房。用过晚餐,时间尚早,吴忆找卢应昌要了些碎银子和铜钱,便拉了李若莲继续逛街,不过将卢应昌丢在客栈之中。

两个人漫无目的的走在路上,来到一处颇宽敞的大街,小商贩各占住一个地方,有演皮影戏的,有表演杂技的,有说书的,有卖些糖人的……

吴忆、李若莲也被这浓重的烟火气吸引了,吴忆看到街边有个小贩在卖发簪,叫上李若莲跑向那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