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李二虎猪圈的村民,去的快回来的也快。
“大呀!真肥呀!”回来的村民不住嘴的叨叨。
“咋样,快说说,”老得走不动的几个耆老,看到村民回来,赶紧询问。
“祖爷,二虎媳妇养的猪,有这么大这么肥,”几个村民争着伸手比划。
“看着两百斤差不离,”村长原本在外读书的大儿子也跟着去了猪圈。
“那猪真的有这么重,你没看错吧!”村长很后悔,要知道他也跟着去看了。
“爹,村里这么多人呢!又不是只有我一人,我看那猪能养。”
父子俩的对话,几个村里耆老听的一清二楚。
要是真的能长到两百斤,傻子都知道能养。
“林家小子,我家养两头,快给我记上,”其中一个耆老愣都没打一个。
他家下面的孩子多,孩子多吃的就多,就算他是祖辈家里有吃的先给他,那吃的也就是块干饼子。
眼见孩子都大了,该到说亲的年纪,家里的聘礼钱连一个小子的凑不齐。
现在有了赚银钱的法子那还等啥。
平时家里的小子跟着大人进山,砍柴卖与林家,现在喂完猪也不耽误。
“我家养五头,林老二快点给我记上,”陈婆子就担心养多了,后面林家不让养了,张口就是五头。
“唉!你个婆子哪里都有你,你家男人跟儿子是死的,他人呢让你个妇人在这插嘴。”
先前要养两头的一听陈婆子报了五头,比他家还多,就有些不高兴。
陈婆子才不理他,吵着让林小叔把她的名记上。
“陈婶,你家大哥在我家作坊干活,家里养五头猪你们能忙的过来吗?”
林小叔也是好心劝了一句,光买猪崽的银钱就不少,再加上买猪吃的,可是不小的本钱。
“林老二这你就别管了,我跟我儿媳妇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以后就伺候好猪就行。”
林小叔看他也劝不动陈婆,没了办法给她记上。
“爹,咱家养多少,”村长的大儿子来到村长跟前。
“你娘每天要去县府送豆干,四狗子跟你要去学堂,家里只有你二弟和三弟就养两头吧!”
村长考虑再三一狠心报出两头。
“爹,咱家养二十头吧!二虎媳妇一个人都养了十头,”大狗子看样子是另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