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晨从郑家庄出来,回到店里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见他风尘仆仆的样子,阿秀笑问:“怎么样?有收获吗?”
杨晨放下背包,点点头,“嘿嘿”笑道:“嗯……还行。”
“看你这桃花盛开的样子,就“还行”两个字可以概括吗?”
“师姐,你还想知道什么?”
“我…什么都想知道,可又什么都不想知道。”
杨晨挑眉问道:“师姐,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矛盾了?这话说的到底是想知道,还是不想知道呢?”
阿秀的眸子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说道:“杨晨,你才出去半天,我怎么感觉你变了个人似的?”
“啊!我哪里变了?”
“这个嘛…我说的是感觉,具体哪里变了,一时半会说不上来,杨晨,你都去了什么地方?”
“我…我去了你的家乡郑家庄,信吗?”杨晨的嘴角微微上扬笑问。
阿秀摇摇头道:“不相信。”
“为什么?”
“你怎么可能会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根据我对你的了解,顶多也就在周边的地方转转罢了。”
“嘿嘿!师姐,不瞒你说,我还真就去了你的家乡。”
见杨晨一副认真的样子,阿秀挑眉问道:“你怎么会想到去那里?”
“我…我去过你的家乡,觉得那里挺美的,所以,想着再去看看。”
杨晨当然不会跟她说,是因为阿英的缘故。
“噢……真的没骗我吗?”
“当然没有了,我在那里拍了好多风景照片,等把照片洗出来,由不得你不信了。”
阿秀“嘻嘻”笑道:“傻师弟,我当然相信你了。”
“师姐,你逗我玩呢?”
“说实话,我开始是有点不相信的,认为你一个人是不会去那么远的地方。”
“才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也不算远了,师姐,你的家乡,秋天真的好美。”
“美吗?我怎么不觉得呢?”
杨晨的唇角微微上扬,笑道:“那是你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啊?”
“什么?”阿秀不由得瞪了他一眼。
杨晨嘿嘿笑道:“开玩笑了,师姐,再次回到那个地方,让我不由得想起苏轼诗中的两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杨晨,出去一次,竟然激发出你的诗情画意,好呀!可惜我已经被淹没在俗尘中咯!”阿秀不由得叹了口气。
“师姐,别唉声叹气的了,不是你被俗尘淹没,而是你的内心已经被升华了。”
“啊!升华了?”阿秀眨巴着着眼睛看着他。
“不明白吗?”
阿秀摇摇头,“不明白。”
“这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杨晨挑眉笑道。
“可能吧!就好像我生活过二十多年的地方,竟然发现不了它的美一样。”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