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平果然阔绰。他看到老头脸上立马笑成一朵花,两眼放光。
志平便往沙发上坐下来,翘起二郎腿。老头仿佛没听明白“独立厨卫”,半天才说“都有柴间能烧饭的呀!”
志平才想到谯县把单独的厨卫叫柴间,那不就是乡下人对柴火灶的称呼吗?
老头在一本油腻发黑的日记本里翻看一些写满蝇头小字的信息,然后打电话用一口土话叽里呱啦的说了什么。
然后摇摇头,说“再打再打”。直到最后一个电话打完后,说“这个符合。”
但看房需求先交50块钱。志平心里想着这不还没看吗?怎么就先交上钱了。
老头解释说,“这50块钱只是押金,你看上房子还从中介费里扣除的。”
志平想想,觉得这老头防范跳单心理也够严的。又听说这只是押金,何况他这里有丰富的房源,总能找到满意的。
他于是交了50块钱,老头收了钱把门一关,挂了一把锁,然后从屋后面推出一个二八大杠。他见志平没车,便问志平怎么走啊?志平笑笑说没车啊!
“那你上来吧?”
志平好些年都没坐过自行车了,用手握紧后座一块木板,轻轻一跳,稳稳坐上去,车龙头扭了一扭,又吱吱呀呀的往前走了。
志平想到小时候放学回来的路上遇到父亲骑车回家,就连忙爬上二八大杠,慌乱中总是很容易夹着卵子生疼,龇牙咧嘴也不敢动。真是疼痛而有趣的记忆啊!
老头一边往前骑,一边说这里以前是什么村?多少户人家?多少个房子在出租他都门清。
一会便到了,房东跟老头打了个招呼。这是一个上下两层的房子,上面被人租了,下面两间在出租,房东说刚刚搬出去一对夫妻,带独立厨卫的。
志平便进去转了一圈,里面只有一张条桌和一张大床,一张看不出什么颜色的沙发,不知道是哪一个租客留下的。另一个厨房也是些杂乱的碗碟,看起来很久没人用了。
志平皱了眉头出来时,中介老头只看了看志平脸色便明白是不满意了,便说那等两天有合适的房子再领志平看。
志平心想没看上房子,便把押金退了。没想到老头说:“不不不,这50压在这里,我会不停的带你看房子,直到你满意为止。你小伙子气度不凡,一看就是大城市来的,现在最缺的是一个高档舒适一点的住房,何必在乎这50块钱呢?放在我这里,我一定会给你找到好房子的!”
志平先是愣了愣,觉得房子没看上,服务也就结束了,那押金理所当然得退了。但又听老头这么一说,外加夸他两句,最后觉得50块钱事小,找到好房子才是大事。
志平慢慢地认为老头说的对,便同意说:“那好,你尽快帮我找啊!”
“县城所有在出租的房子我都有,回头给你再找找。”
老头说完,自信地坐在屋里朝外看,像是稳坐钓鱼台的姜子牙。
三
志平顺着人民路往西走,想去超市买点菜,准备给金侠做晚饭。他路过铁路小区时,忽然想到不知道这里有没有租房的?便信步走进一条巷子,两边都是住家户,院墙外爬满了长长的金银花,白的黄的都有,满院飘香呢!
志平走到前面是一个宽敞的院子,很安静,他疑惑这么干净的院子怎么会没人呢?
便试着往里走了几步,才看到一个中年男子坐在桌上,正专心致志地刻字。墙上挂满了各种字画牌匾,地上是一堆木板条和刻刀挖出来的木头渣。
志平很有兴趣的进去看中年人在一丝不苟的在刻字,只见他刀法娴熟,转动刀尖吱吱前行,上下翻飞之间便落下一大片木头渣,再用嘴吹去碎末,便是几个苍劲古朴的隶书字。志平认得有个“亭”子,便说:“上面这一点再往右边来一毫,整个字结构就会更稳。”
中年汉子丢下刻刀,惊讶的看了志平一眼,问:“您是…”
志平笑笑,说自己是过来转转,看看有没有房子出租,打扰到他了?志平坦诚地说。
中年人拿下眼镜说:“没事没事,看得出来你也是行家了。”志平笑笑说自己是三中老师的家属,从合肥过来想,现在租个房子。
中年人“哦哦”两声,他仿佛有所明白,又不甚明白。便自我介绍的他姓罗,也是住这里的房子,他原先在广州打工,专门做招牌刻字,两年前出车祸上不了班。回谯县乡下老家了,因为长期刻字,也不会其他手艺,便在镇上搞了个美术培训班,但招不到学生。
后来听说网上可以卖字,他就尝试着开淘宝店,慢慢的有人关注,也就有些生意了。他现在专门刻字做招牌,有店招,有公园景点什么都做,还挺忙的,有时要忙到半夜,好在他老婆都帮他打下手。
罗老师的故事,志平果然很有兴趣。他拿了几块废掉的板子,要带回去跟金侠商量,如果也在网上开店卖字的话,不也算是个自己的爱好可以变现的一项好工作吗?
如果能像罗老师这样干下去,那他也就不用再开瓦厂了!
志平告别罗老师,兴冲冲地拎着几块木条往市场走去,他一边走一边畅想着美好的未来,因为是网店,以后就可以在巢州谯城两地来回跑,既不至于两地分居,又有稳定的收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