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三十上午,志平带着妹夫开车去“淮化”要钱了,好几年的欠条,他都极为小心地保存着,有的来来回回好几次,早已翻烂了,便用白纸从后面粘好欠条,像是加了一道保险杠。
然而,这笔钱是否也像是加了保险杠一样呢?志平觉得,只要合肥的占总在,这些合肥的小建安公司,就别想欠钱不还,老占才是他最大的保险呢!
天空不知什么时候飘起了雪花,前两天阴雨的路上,路边因为白雪覆盖起来,车开过很容易打滑,妹夫小心翼翼的驾驶着。他好像很享受着跟志平溜出来的半日清闲,他说这里规矩真多,特别是吃饭时,座位上就很讲究,大的小的,方位,搞得跟八卦风水似的。
志平忍不住笑了起来,他说确实是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人的心思都花在这些上面了,而实实在在干点事情的人又会被各种三角债牢牢套住,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清账。”
“我们那不是这样的,也没这些三角债!就是价格,质量的差别,一般不会欠账,除非有担保。这种小几万块钱都是现金交易。”
志平听了不免感慨,他强烈地感受到这几年合肥大拆大建,又是高架又是高铁的,已经是中部城市的领头羊了。然而,大建设下的各种建筑公司多如牛毛,也就有许多工程欠款,甚至连农民工工资都欠了。
城市越来越现代化,人的言行却不如老合肥人那种有侠义担当的责任了,或许那些欠债人根本就不是合肥本地的。只不过是在合肥买了一套房的投机者,骨子里还是那种游荡在酒桌和生意场上的痞里痞气!
志平第一次模糊的觉得经济发达的地方,文明程度和遵守契约精神一定优于经济欠发达的地方。
而对于内陆省会这种急速扩张的城市,少有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大多是省内和相邻地方的人涌过来的,这种急功近利的短视和不守规则的痞里痞气,将持久的占据着人的思维。志平经常听到的话是:“你有钱,你说话声音就大,你没钱喊破喉咙没人听。”
志平闭着眼睛让妹夫用心开车,很快就到了“淮化滨湖建安公司”办公室,就在后面仓库的旁边,早已挤满了人。大家期盼着公司负责人尽过来解决这些债务,经常过来拉瓦的王总说,公司目前是老板女婿在负责,等会他会过来安排。
志平听到这句模糊的话,便抱着很大的希望跟众人一样整理欠条,说不定今年能顺利结账呢?
外面的雪花一直在纷纷扬扬里飘落,老板的女婿迟迟没过来,大家都有些焦躁了,这时小王安排大家去门口领一份饭,说是公司食堂大姐加班做的,大家免费吃。
虽然拿到盒饭,但那种着急回家吃年夜饭的感觉还是越发强烈了。
等到下午,大家才见老板的车开进来,他女婿小董是个瘦瘦的年轻人,他一进来就说从“淮化”这里没拿到现金,只拿了20万的商业承兑汇票,这里先按5000块钱一家的标准先支走,等明年汇票成立后再来结账啊!”
大家想见到老板那种满心希望的快乐,被这几句话彻底浇灭了,抱怨着又是老一套!
但希望之光又在年后燃起,就等着承兑汇票到期时,这账就算都有了。人只要活在希望里,连脾气都会好起来。刚才着急骂娘的人也安静的打着收条,领了5000块钱,准备回去过年了
轮到志平,他想让对方看看欠款总额,问可否多领一点,对方显得无可奈何,说总共就这块钱,总的让每家都领一点回去过年吧。
志平想到董老板几乎是在求着他的口气,突然觉得建安公司也实在有难处,湖滨建安也并没那么可怨恨的了。
当志平和妹夫两人出来的时候,看到老许和儿子在门口撑着伞等车,志平便是摁下车窗喊他上来。老许明显惊讶,但他看到是志平时连忙嗨嗨嗨的感叹:“狗屎账又留着尾巴,不知什么时候能结清,掐光了事。”
在车上,老许一直抱怨说公司已经资不抵债了,老板都被告上法庭,成了老赖,现在他女婿在管理烂摊子。叹了一声,又对志平说:“明年我们一起去,只要钱到了,就是抢也要抢过来。公司欠债太多,肯定会有很多要不到账的。”
志平心里想到,看来是要动老占了!汽车一会就到了西河镇,老许父子俩连声道谢,志平和妹夫便继续开车回家,志平拧开车内音响,正是王宝强的那首《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便默默的听着。
天空飞舞的雪花不知什么时候停了,但阴沉的天空还没有一丝晴朗的迹象。
“管他的,回家结婚去了,”志平想着。车子上了大路,一路飞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