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与周瑜商议了后续的方略,
此时,由于刘备声势颇大,又夺下了益州,让周瑜断了西进的念想,
他们后续的重心,一个是中原的曹操,一个是北边的吕布,
而周瑜能顺利返回,孙策念及曹操的恩义,再加上曹操还是名义上的汉丞相,
所以,孙策决定还是先北上将他的徐州收回。
恰在此时,曹操的书信又至,信中之意也是命徐州牧孙策北上夺取琅琊泰山等地,
至于东郡一带的吕布军,曹操自会派大军牵制,令孙策无后顾之忧。
同时,曹操还告知孙策,他已命刘备北出汉中,合张鲁之力出阳平关进攻吕布。
来日,若能将吕布赶至塞外,吕布之地会给孙刘曹三家平分。
听到有曹操和刘备的协助,孙策顿时振奋,
他交代好周瑜驻守江陵之事,
当即北上郯城,准备反攻琅琊。
得知了孙策的后续战略目标,孙权一众都表示支持,唯独一人却心中很是不安。
此人正是鲁肃。
他多次上书孙策,劝他不要擅动刀兵,特别是对吕布。
毕竟鲁肃跟吕布曾有过一面之缘,相谈也甚是投契,他知道吕布其实心向大汉,必不是曹操所言的勾结外虏谋图汉室之人,
开始曹操欲召集天下诸侯讨伐吕布之时,鲁肃就反对孙策出兵,
如今,曹操故技重施,甚至这回的筹码似乎更大,
鲁肃怕孙策又被曹操当枪使,来日跟吕布彻底翻脸之后,便没了任何转机,
可孙策依旧不听,
毕竟鲁肃虽才华横溢,可与孙策的治国治军理念很有出入,
而且此刻的鲁肃,缠绵病榻许久,颇有风烛残年之态。
当他得知,孙策北上计划已定,吕蒙陆逊谋划兵分两路分别突袭琅琊和泰山之时,
鲁肃赶忙作一血书,命其心腹连夜奔向邺城,想要告知吕布加以防备。
可是一来吕布此刻还在长安,并不在邺城。
再一个,孙策性急,等谋划一定,当即亲率一路兵马直奔泰山的奉高城,
而孙权则带另一路兵马直击琅琊的开阳城。
奉高城此刻由张辽镇守,而开阳城则是高顺镇守,
孙策知道张辽悍勇,上次孙权就险些丧命于张辽之手,而且当时的孙权,兵力将领都占据优势,
孙策要亲自来会会张辽!
本来吕蒙的建议是,让孙策一众先派出一支小队滋扰,大军则埋伏于奉高城附近,
等到城内有兵士出城清剿之时,埋伏之众趁势而起夺下城门,奉高城可下。
孙策觉得此计虽妙,但太过于猥琐,
且如此一来,即便击败了张辽,也会被人诟病胜之不武!
孙策没有听从吕蒙的建议,而是大张旗鼓的沿官道直奔奉高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