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姐,你说吧,需要怎么做?”她虚心求教。
“今天我准备的材料不多,毕竟我们是第一天嘛,我也先不和你讲具体的药材搭配问题。先和你说几个注意事项。”洪诗琼教起人来,有板有眼的。她今天穿青色长衫,有古代教书先生的模样。
“好,你讲吧!”叶书怡已经拿好字簿,准备记下来。
“第一,对症配茶,不可相克,这里的相克,一个系指药材之间相克,一个系指体质于是与药材性质相克。”
“第二,注意茶煲选择,优先选择砂煲陶煲,金属锅可能同药材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第三,注意火候和时间,不同药材需要的时间不同。”
“第四,注意每个人每天喝凉茶适合的量不一样,过犹不及。浓度也需要注意,不可太浓。”
“第五,体寒虚弱之人、孕妇、孩童、老人,慎喝凉茶。”
“这些,你都记住了吗?”洪诗琼说完了,看着叶书怡问。
“我都记下来了。”
接下来,洪诗琼就简单介绍凉茶常见的几个功效,并举具体凉茶为例子。
清热解毒类,诸如金银花茶、夏桑菊。
祛湿消滞类,诸如五花茶、薏米赤小豆汤。
润肺止咳类,诸如罗汉果茶、川贝枇杷露。
调理补益类,诸如党参黄芪茶。
叶书怡又一一记下。
说完凉茶功效,洪诗琼又拿出一本有些旧的、没有封皮的书,不薄,有一个指节厚。
很有年头,像极了古书,书页都泛黄了。
叶书怡仿佛能闻到书页受潮、又被晒干,最后积灰了的味道。
这是凉茶秘方吗?
洪诗琼把书推到叶书怡手上问:“你背完它,需要多久?”
背、完?
好多啊!
叶书怡翻开这本书,确实是古书类,用的黑白印刷,有注、疏、笺等训诂要素。
写的是什么呢?药材、食物性质、搭配、禁忌、不良后果、破解之法。
比如说食物,芦荟、生藕、蒲公英、鸭血、西瓜,性寒。中药类,天门冬、车前子、茶胡和夏枯草等性寒。
芹菜性凉,生姜性温,鹿茸性热,山药性平。
像这些,全部都要烂熟于心。
“给我一周时间。”她随意翻了几页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