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剑再次如雨落下。
只不过这一次它们的落点被顾平转移到了一个无人在意的位置。
然而程吏就像不知道一般,毅然决然使用了“焚身”,黑金火焰在其身上熊熊燃烧。
“这两人在干什么?一模一样的战术用两遍?这是知道自己异能量不多了开始随便玩了,最后再炫一波?”
程吏的速度很快,快到刚有一点质疑声,同学们就根据他的行动轨迹猜出了他的目的——
“程吏这是在主动找空间裂缝?”
是的,程吏在开启’“焚身”与金乌翼之后,就径直朝向灵剑落下的位置。
换言之,程吏就是在用同样的战术,让白清秋的大规模剑雨攻击做一个“显形”的作用,然后他主动出击,通过空间裂缝的双向性进攻顾平三人。
战术虽然不复杂,但理论上有效。只可惜,程吏的速度再快,也快不过顾平的念头。他在看到程吏的行动轨迹后也第一时间识破了他的目的,迅速重新切割,调整了空间切割的出口坐标。
程吏冲过去挥剑,最后只砍了个空。
金色的光辉在其瞳孔流转,依仗金乌瞳的观察力,他很快找到新的空间坐标。
呼——
二话没说,程吏踏地翻身,以最快的方式调转方向进行冲刺。
“这像我拿激光笔逗我家猫似的。”有人发出如此感叹,“这样下去真的能赢吗?”
程吏的决策虽然理论上没问题,但是实践起来确实有些狼狈。
他至少不断使用着四只金乌的能力,异能量就像瀑布般哗啦啦流失,更别提一直保持着高速狂奔与锁定,在众人的印象当中,程吏上一次这么大强度的运动还是在与白浩的对决中,两人相互攻防,闪转腾挪。
但与白浩的对决中,双方是平等地付出和消耗,而这次程吏如此大费周章,其所带来的收益却几乎看不到。毕竟他是用腿,顾平只需要动动念头。
“还是很有可能的。”也有人评价道,“别忘了,程吏是跟顾平交过手的。”
“赢一次不代表能赢两次,更何况这是团队赛,至少我看下来,和我们一年级的打法还是差别蛮大的。”
听到有人反驳,那人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程吏是很清楚顾平的天赋特性的,之前不就是吗,每当我们以为程吏在做无用功的时候,他总是在奇怪的地方找到收益。”
与程吏相处一年,特尖班的同学们自然都不会小瞧程吏。
“那你觉得他的收益在什么地方。”
“很简单,看起来程吏在浪费自己的异能量还被顾平牵着走,实际上程吏也在不断地逼迫顾平做选择,两个人现在的狼狈程度应该是一样的。”
“这你怎么看出来的。”
“顾平看似轻松地转移空间切割的坐标,但他仍然需要顾虑很多。比如他两次坐标的间隔需要一定的距离,以保证在自己的反应时间内程吏无法迅速到达下一个坐标,这就有距离要求。而我们都知道,顾平的异能量消耗是与距离挂钩的,这一点程吏心里要比我们记忆深刻的多。所以虽然看上去顾平是在钓程吏,但程吏也情愿被钓。虽然程吏是被动的一方,但他硬生生用自己的劣势去换对面的劣势。”
此话一出,让许多还有点看不清局势的同学都清楚了许多。
简单来说,程吏相当于是以伤换伤,将原本劣势的己方强行拉到同一起跑线。
此时。
黑色的流火在田野中卷起一道道烟土侵袭,还顺便遮挡了众人的视线。
而本来就需要不断捕捉程吏身影的顾平此时眼睛更加的酸痛,灰蒙蒙的烟土还肆意飞扬,只能从中隐隐约约看到黑色的、金色的光线在不断游动。
实际上,除了异能量的消耗被程吏扳平外,还有一样要素也在不断地将顾平拖拉。
那就是劳累。
如果说程吏是在持续地积累身体上的疲劳值,那么顾平就是不断地堆砌精神上的疲惫感。
按原本构建队伍时的想法,顾平认为林棠和刘义能在自己的【空间切割】下绝妙联动。而如今在被别人拖住进攻手段时,弊端就慢慢显现了出来——
刘义和林棠作用没法体现出来,三个人在战斗中的资源投入出现了严重的失衡。
顾平咬着牙,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明白不能再这么拖下去了。
再拖下去就完全是比运气、比耐力了。
如果自己是劣势方还好,可自己是优势方。这种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胜算被不断蚕食的感觉并不好受,顾平也难以容忍这种事情的发生。